快手资深安全SDK专家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移动端开发经验,3年以上安全或风控方向经验; 2、精通Java/Kotlin(Android)或Objective-C/Swift(iOS)开发,熟悉NDK/JNI、底层系统机制(Binder、沙盒、权限管理); 3、具备扎实的安全攻防基础; 4、熟悉反编译、注入、调试检测等逆向技术; 5、掌握常见加密算法、HTTPS双向认证、数据防篡改方案; 6、有实际对抗经验(如绕过证书绑定、模拟器检测)。
工作职责
1、负责移动端(Android/iOS)安全与风控SDK的架构设计、技术规划与团队管理,构建高可用、高对抗性的安全防护体系; 2、主导设备指纹、反调试、反Hook、数据加密、行为采集等核心安全能力的研发与迭代,保障SDK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深入分析黑产攻击手法(如刷单、爬虫、虚假账号),设计端侧实时风控方案,并与算法、服务端团队协作打造端到端风控闭环; 4、负责SDK的性能优化(内存、功耗、兼容性),确保对宿主App体验无侵入; 5、跟踪业界前沿技术(如端智能、AI加固、隐私计算),推动技术创新和落地; 6、制定团队技术规范、代码审查流程和安全开发标准,提升团队整体技术输出质量
阿里云CIO线交易计费平台,是阿里云业务中台系统的基石,是中台战略的核心阵地,由产商品、交易、优惠、计量计费、合同等多个核心业务平台组成,旨在提供简单可信赖的云服务交易平台,高效高质量地支持阿里云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和创新性发展。 岗位职责: 技术方案设计 • 收集、识别、分析客户需求,并确定技术方案的目标、范围和交付成果 • 基于需求分析,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方案评审,选择合适的技术选型、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和开发流程 技术实现 • 基于技术方案的拆解,按照任务目标和产出规范,完成任务/子任务的设计、编码开发和系统功能实现 • 对编码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和CodeReview,并通过调试优化,推动代码成功部署 • 对开发中和部署后的程序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迭代,包括值班oncall、升级工单处置、bug排查、问题诊断、产品体验改善、性能和成本优化等 基础服务开发 • 洞察和抽象团队内的共性技术需求并形成基础服务技术方案 • 通过技术框架、技术领域SDK、web组件库、技术知识库等可复用能力的建设,不断提升团队研发效率和质量 技术洞察与研究 • 通过行业会议、技术媒体、学术研究、友商交流等方式,收集领域内的最新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原理、技术优劣势、应用场景等 • 追踪并定期分析竞对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和发展方向 • 通过内外部渠道,了解并洞悉客户需求,并凝练形成对应的技术洞察 技术规划 • 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洞察,制定技术团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 • 体系性的设计各类配套规划,包括技术人员规划、技术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质量规划、技术安全规划等 项目管理 •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并拟定项目计划、预算和资源需求计划、项目风险评估、交付成果等 • 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各岗位职责和任务,配备必要的资源,并设计高效的协作机制 • 按项目计划进行落地实施,并对项目进度、数据、质量进行监控,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实施 • 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反馈项目成果和绩效,为之后的项目管理沉淀经验总结
1. 深入理解滴滴的业务模式、交易流程和系统架构,发现潜在的作弊风险点,和产品技术、业务运营高效沟通,设计合理的风控策略架构。 2. 基于SDK采集的设备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为 Android/iOS/H5/小程序生成设备标识。 3. 通过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人机识别,并结合采集信息,对可信设备标识生成设备、环境、行为等相关的风险标签和风险评分。 4. 独立思考某个业务环节或场景可能潜在的作弊风险,设计合理的策略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定量识别潜在的风险和业务影响。 5. 应用先进的数据挖掘、统计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结合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数据以及业务的异常,作出解释归因和风险告警,并给出风险特征和策略的推荐,推动业务落地。 6. 针对某个业务或场景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在对抗过程中不断完善监控体系,与工程技术团队配合,形成可视化的监控系统快速发现作弊。 7. 有体系化思维,建立储备通用能力并赋能给业务/风控,提升整体风险感知/防控等能力,以及基于通用能力提升效率。
1.调研移动端业界成熟的安全攻防方案,并为移动安全领域提供技术预研储备; 2.开发维护移动端反作弊SDK,为产品提供反作弊能力输出; 3.分析产品各种模拟器、群控、肉鸡等刷量问题,采集有效系统层、环境层特征,持续的与黑产攻防对抗,保障产品的安全。
1、针对 SHEIN 全球业务,负责设备层面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对抗: -设计与迭代跨端统一设备 ID / 设备指纹算法 -群控(批量操控设备)、改机、模拟器、云真机等异常环境识别 -构建设备多维风险标签体系与动态信誉分 2、基于公司大数据平台(Hive/Spark/Flink/Kafka 等)完成特征工程、样本构建与模型训练,形成可复用的设备风险画像库; 3、调研并落地前沿对抗技术(Anti-Tamper、Jailbreak/Root 检测、硬件指纹、WMI/SMBIOS/Secure Boot 等),打造端到端的实时防御能力; 4、与风控策略、业务、产品、研发团队协作,将算法能力沉淀为 SDK / 微服务,支撑注册登录、营销投放、支付风控、内容安全等核心场景; 5、对已上线模型进行监控、评估与 A/B 测试,降低漏判率与误杀率,满足全球多区域合规与 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