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bytedance

字节跳动安全开发专家(全栈)-终端安全

社招全职A254270地点:武汉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熟悉Golang/Python或其他后端语言,了解MySQLRedis消息队列等基本组件;
2、熟HTMLCSSJS,理解浏览器渲染机制,熟悉React/Vue等前端框架;
3、熟悉云原生、微服务开发模式,有良好的数据结构算法基础,扎实的编程能力;
4、具有较强的业务需求分析能力、问题定位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加分项:
1、有利用LLM/AI Agent解决安全业务问题的落地经验;
2、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工作职责


1、负责自研安全系统的开发维护,包括网络准入控制(NAC)、零信任(Zero Trust)、统一设备安全管控(UEM)的核心功能优化及管理界面迭代;
2、能够对通用安全场景建模,独立设计一个中等复杂度的闭环业务系统;
3、整合集成不同三方系统或平台,构建出健壮、低耦合、易扩展的业务系统;
4、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可视化的方法呈现系统的业务价值;
5、持续关注业内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推动团队技术水平的提升,并分享技术经验和知识。
包括英文材料
Go+
Python+
MySQL+
Redis+
消息队列+
HTML+
CSS+
JavaScript+
React+
Vue+
微服务+
数据结构+
算法+
大模型+
AI agent+
相关职位

logo of oppo
社招8-15年SOFTWARE

一、软件技术规划专家 — OS方向 主导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S)的技术规划与架构演进,构建高性能、安全可靠、体验领先的OS技术底座,并推动跨终端OS生态协同,支撑公司终端产品全球竞争力提升: 1、OS技术战略规划:洞察全球操作系统技术趋势(Android/AOSP/Linux/RTOS/微内核等),制定3-5年OS技术路线图,定义关键子系统核心技术竞争力(如内核调度、安全架构、跨端互联、分布式多媒体、图形、AI等子系统) 2、OS-软硬协同规划:联合芯片团队,主导OS对新型硬件能力(CPU/NPU/GPU)的底层支持与性能调优规划;设计硬件抽象层(HAL)标准化方案,降低多芯片平台、多OS形态适配与维护成本 3、跨端OS技术整合:设计手机与IoT/车机/XR设备的OS协同架构(分布式软总线、多端任务迁移);主导跨端安全互联协议、数据互通框架、跨端AI等技术等标准化 4、OS逆向工程分析:主导OS核心架构及各子系统逆向工程分析(iOS、Android、RTOS、Linux等),详细拆解关键OS子系统能力,为OS技术规划提供技术竞争参考 二、软件技术规划与合作专家 — 芯片方向 负责智能手机芯片平台的前沿技术规划、软件生态合作及跨部门技术协同,推动芯片与系统软件的深度整合,打造高性能、低功耗、差异化的终端产品竞争力: 1、技术趋势洞察与规划:跟踪全球芯片技术(SoC/AP/ISP/NPU等)发展趋势,分析其对智能手机软件架构的影响;主导芯片平台的软件技术路线图制定,定义关键能力(如AI算力调度、能效优化、异构计算等) 2、芯片-软件协同设计:深度参与芯片选型与定义,确保硬件特性与系统层(驱动/Kernel/框架)的协同优化;推动芯片厂商(如高通、联发科、自研芯片团队)与内部软件团队的联合技术攻关 3、生态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并维护与芯片厂商、IP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主导技术合作项目落地;整合芯片层能力(如AI引擎、安全模块、图像处理单元)至上层应用生态 4、技术竞争力构建:主导芯片平台性能、能效、稳定性等核心指标的软件优化方案,形成技术壁垒;探索创新场景(如端侧大模型、实时渲染、传感器融合)的芯片-软件协同方案 5、跨部门协同与赋能:联动硬件研发、系统开发、产品规划团队,确保技术规划与产品需求对齐;输出芯片技术白皮书、开发者指南,赋能内部团队及生态合作伙伴

更新于 2025-09-10
logo of antgroup
社招8年以上技术类-开发

1. 业务战略: (1)结合业务场景,打造AIoT设备端技术领先性,推动与区块链、隐私计算、AI等技术的融合,制定团队技术路线图,打破边界探索创新应用场景; (2)洞察行业趋势,推动团队技术储备与前瞻性布局; (3)负责能源电力、工业物联网等领域重大项目和产品的技术方案设计、风险评估与交付保障; 2. 技术架构: (1)主导高复杂度技术问题攻关(不限于感知、通信、低功耗设计、端侧AI模型工程化、设备安全、可信计算等); (2)设计高可靠、可扩展的嵌入式系统架构,持续优化性能、成本与安全性指标; (3)主导从0到1的创新型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并形成专利或行业标准; 3. 团队管理: (1)负责嵌入式开发团队的全流程研发管理,制定技术规划并推动落地,确保产品研发进度与质量达标; (2)高效跨团队协作,推动技术方案整合与资源高效调配; 4. 能力建设: (1)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团队在嵌入式底层开发、协议栈优化、可信与安全等领域的专业能力; (2)完善研发流程与规范,推动自动化测试、CI/CD等工程化实践; (3)注重技术影响力的建设,形成独特技术品牌。

更新于 2025-06-03
logo of bytedance
实习A85390

团队介绍:字节跳动剪映研发团队,主要支持剪映、醒图、Faceu 等多款国内外产品的研发工作,业务覆盖多元化影像创作场景,截止2021年6月,相关产品多次登顶国内外App Store 免费应用榜第一,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加入我们,一起打造全球最受用户欢迎的影像创作产品。 课题介绍: 1、课题背景: 1)数字化营销时代,企业对高质量、多样化营销素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从社交媒体图文到短视频广告,从个性化推荐文案到多模态互动内容,营销场景的复杂化与用户需求的碎片化对素材生成效率、创意水平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依赖人工策划与设计的模式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实时化、动态化、规模化的业务需求。尽管生成式AI(AIGC)技术(如GPT等)已在文本、图像生成领域取得突破,但在营销场景中仍面临创意适配性差、多模态协同能力弱、品牌一致性难保障等瓶颈。本课题旨在研发“创作领域Agent”,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从策略洞察到内容生产的全链路自动化,推动营销效率与效果的革命性升级。 2)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大模型的成熟,通过视觉理解、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等AI大模型能力,提升视频剪辑效率,基于创作者的需求和创意,高效的创作出炫酷、个性化的视频成为了可能。当前行业虽已有部分智能剪辑工具,但大多局限于规则化操作,成片或缺乏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效果同质化,或缺乏成片逻辑与情感,机械堆砌素材。 本课题旨在研究适合视频剪辑的大模型技术,结合剪映平台的强大剪辑能力和效果,打造一个智能剪辑的智能体(Agent),赋能自媒体内容生产、影视工业化、广告营销等场景。 2、课题挑战: 1、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平衡:AI生成内容易陷入同质化,需突破算法在品牌调性理解、用户情感共鸣、营销目标对齐等方面的局限,确保创意兼具新颖性与商业转化价值。 2、多模态动态协同:文本、图像、视频等模态的生成需实现语义与风格的跨模态对齐,且需支持动态组合与实时迭代(如根据用户反馈即时优化素材)。 3、复杂场景泛化能力:营销场景高度细分(如电商促销、品牌故事、危机公关),Agent需具备上下文感知与领域迁移能力,避免“一刀切”生成策略。 4、计算效率与资源限制:高分辨率视觉素材生成、多版本AB测试等场景对算力需求极高,需优化模型轻量化与推理速度,满足企业级部署的可行性。 5、伦理与合规风险:需解决版权争议(如AI生成素材的版权归属)、内容安全(如虚假宣传、文化敏感性)等问题,构建可信可控的生成框架。 6、视频数据复杂性远超图片和文字,巨量的用户素材,要通过大模型去精准理解,并与图片、音频、文字等多模态特征统一,对多模态模型理解能力和推理优化,提出了极高要求。 7、大模型对素材编排和剪辑的结果,可能偏离用户真实意图,既要避免输出模板化、同质化,又要结合用户个性化和创意,在风格、节奏等维度上加入“人性化创意”。 8、大参数模型训练成本高,推理慢,如何通过模型优化、工程优化等手段,给移动端、PC等终端用户极致的体验,也是课题的一大挑战。 职位描述: 1、负责剪映CapCut的AI视频编辑方向的Agent模型训练与评测,使用SFT/RLHF/Post-training等技术对视频创作进行领域知识建模; 2、提升视频创作Agent大模型的增强模型和安全能力的指令遵从能力、提升Pre-trained Model在视频创作的能力,构建行业领先的视频创作专家的智能Agent。

更新于 2025-02-24
logo of bytedance
实习A40872A

团队介绍:字节跳动剪映研发团队,主要支持剪映、醒图、Faceu 等多款国内外产品的研发工作,业务覆盖多元化影像创作场景,截止2021年6月,相关产品多次登顶国内外App Store 免费应用榜第一,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加入我们,一起打造全球最受用户欢迎的影像创作产品。 课题背景: 1、数字化营销时代,企业对高质量、多样化营销素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从社交媒体图文到短视频广告,从个性化推荐文案到多模态互动内容,营销场景的复杂化与用户需求的碎片化对素材生成效率、创意水平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依赖人工策划与设计的模式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实时化、动态化、规模化的业务需求。尽管生成式AI(AIGC)技术(如GPT等)已在文本、图像生成领域取得突破,但在营销场景中仍面临创意适配性差、多模态协同能力弱、品牌一致性难保障等瓶颈。本课题旨在研发“创作领域Agent”,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从策略洞察到内容生产的全链路自动化,推动营销效率与效果的革命性升级。 2、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大模型的成熟,通过视觉理解、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等AI大模型能力,提升视频剪辑效率,基于创作者的需求和创意,高效的创作出炫酷、个性化的视频成为了可能。当前行业虽已有部分智能剪辑工具,但大多局限于规则化操作,成片或缺乏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效果同质化,或缺乏成片逻辑与情感,机械堆砌素材。 本课题旨在研究适合视频剪辑的大模型技术,结合剪映平台的强大剪辑能力和效果,打造一个智能剪辑的智能体(Agent),赋能自媒体内容生产、影视工业化、广告营销等场景。 课题挑战: 1、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平衡:AI生成内容易陷入同质化,需突破算法在品牌调性理解、用户情感共鸣、营销目标对齐等方面的局限,确保创意兼具新颖性与商业转化价值。 2、多模态动态协同:文本、图像、视频等模态的生成需实现语义与风格的跨模态对齐,且需支持动态组合与实时迭代(如根据用户反馈即时优化素材)。 3、复杂场景泛化能力:营销场景高度细分(如电商促销、品牌故事、危机公关),Agent需具备上下文感知与领域迁移能力,避免“一刀切”生成策略。 4、计算效率与资源限制:高分辨率视觉素材生成、多版本AB测试等场景对算力需求极高,需优化模型轻量化与推理速度,满足企业级部署的可行性。 5、伦理与合规风险:需解决版权争议(如AI生成素材的版权归属)、内容安全(如虚假宣传、文化敏感性)等问题,构建可信可控的生成框架。 6、视频数据复杂性远超图片和文字,巨量的用户素材,要通过大模型去精准理解,并与图片、音频、文字等多模态特征统一,对多模态模型理解能力和推理优化,提出了极高要求。 7、大模型对素材编排和剪辑的结果,可能偏离用户真实意图,既要避免输出模板化、同质化,又要结合用户个性化和创意,在风格、节奏等维度上加入“人性化创意”。 8、大参数模型训练成本高,推理慢,如何通过模型优化、工程优化等手段,给移动端、PC等终端用户极致的体验,也是课题的一大挑战。 职位描述: 1、负责剪映CapCut的AI视频编辑方向的Agent模型训练与评测,使用SFT/RLHF/Post-training等技术对视频创作进行领域知识建模; 2、提升视频创作Agent大模型的增强模型和安全能力的指令遵从能力、提升Pre-trained Model在视频创作的能力,构建行业领先的视频创作专家的智能Agent。

更新于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