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模型安全算法实习生
任职要求
* 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在读; * 熟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基本原理,有大模型(如LLaMA、ChatGLM等)使用经验者优先; * 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Python、PyTorch/TensorFlow),有安全攻防或AI安全方向项目经验者加分; * 对AI伦理与安全问题感兴趣,具备较强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 责任心强,沟通良好,能适应快速迭代的研究节奏; * 有论文发表经历(ACL、NeurIPS、ICLR、CCF-A类会议等)加分。
工作职责
参与大语言模型的安全性研究,识别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风险; 协助设计和实现针对提示攻击、生成内容合规性、对抗样本检测等方面的防御机制; 跟踪前沿大模型安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红队测试、安全评估框架、隐私保护等; 搭建实验环境,进行系统性测试与评估,输出研究报告或技术文档; 与团队协作,支持产品级安全能力的落地与优化。
团队介绍:国际化内容安全算法研究团队致力于为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的用户维护安全可信赖环境,通过开发、迭代机器学习模型和信息系统以更早、更快发掘风险、监控风险、响应紧急事件,团队同时负责产品基座大模型的研发,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合规、模型推理能力、多语种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平台上的内容审核、搜索、推荐等多项业务提供安全合规,性能优越的基座模型。 课题介绍: 背景:近年来,大规模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模型展示了强大的能力,例如在生成语言、回答问题、翻译文本等任务上表现优异。然而,LLM 的推理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现有的研究中,通常依赖于大量的监督微调(Supervised Fine-Tuning, SFT)数据来增强模型的推理性能。然而,高质量 SFT 数据的获取成本高昂,这对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提升推理能力,OpenAI 的 o1 系列模型通过增加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的推理过程长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在实际测试时如何高效地进行扩展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一些研究尝试使用基于过程的奖励模型(Process-based Reward Model, PRM)、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CTS)等方法来解决推理问题,然而这些方法尚未能达到 OpenAI o1 系列模型的通用推理性能水平。最近deepseek r1在论文中提到通过纯强化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得 LLM 自主发展推理能力,而无需依赖昂贵的 SFT 数据。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揭示着强化学习对LLM的巨大潜力。 1、Reward模型的设计:在强化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个合适的reward模型是关键。Reward模型需要准确地反映推理过程的效果,并引导模型逐步提升其推理能力。这不仅要求对不同任务精准设定评估标准,还要确保reward模型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以适应模型性能的变化和提高; 2、稳定的训练过程:在缺乏高质量SFT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强化学习过程中的稳定训练是一个重大挑战。强化学习过程通常涉及大量的探索和试错,这可能导致训练不稳定甚至模型性能下降。需要开发具有鲁棒性的训练方法,以保证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3、如何从数学和代码任务上拓展到自然语言任务上:现有的推理强化方法主要应用在数学和代码这些CoT数据量相对丰富的任务上。然而,自然语言任务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更高,如何将成功的RL策略从这些相对简单的任务拓展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要求对数据处理和RL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以实现跨任务的通用推理能力; 4、推理效率的提升:在保证推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推理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推理过程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用性和经济性。可以考虑利用知识蒸馏技术,将复杂模型的知识传递给较小的模型,以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另外,使用长思维链(Long Chain-of-Thought, Long-CoT)技术来改进短思维链(Short-CoT)模型,也是一种潜在的方法,以在保证推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推理速度。
团队介绍:国际化内容安全算法研究团队致力于为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的用户维护安全可信赖环境,通过开发、迭代机器学习模型和信息系统以更早、更快发掘风险、监控风险、响应紧急事件,团队同时负责产品基座大模型的研发,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合规、模型推理能力、多语种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平台上的内容审核、搜索、推荐等多项业务提供安全合规,性能优越的基座模型。 课题介绍: 背景:近年来,大规模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模型展示了强大的能力,例如在生成语言、回答问题、翻译文本等任务上表现优异。然而,LLM 的推理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现有的研究中,通常依赖于大量的监督微调(Supervised Fine-Tuning, SFT)数据来增强模型的推理性能。然而,高质量 SFT 数据的获取成本高昂,这对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提升推理能力,OpenAI 的 o1 系列模型通过增加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的推理过程长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在实际测试时如何高效地进行扩展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一些研究尝试使用基于过程的奖励模型(Process-based Reward Model, PRM)、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CTS)等方法来解决推理问题,然而这些方法尚未能达到 OpenAI o1 系列模型的通用推理性能水平。最近deepseek r1在论文中提到通过纯强化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得 LLM 自主发展推理能力,而无需依赖昂贵的 SFT 数据。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揭示着强化学习对LLM的巨大潜力。 1、Reward模型的设计:在强化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个合适的reward模型是关键。Reward模型需要准确地反映推理过程的效果,并引导模型逐步提升其推理能力。这不仅要求对不同任务精准设定评估标准,还要确保reward模型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以适应模型性能的变化和提高; 2、稳定的训练过程:在缺乏高质量SFT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强化学习过程中的稳定训练是一个重大挑战。强化学习过程通常涉及大量的探索和试错,这可能导致训练不稳定甚至模型性能下降。需要开发具有鲁棒性的训练方法,以保证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3、如何从数学和代码任务上拓展到自然语言任务上:现有的推理强化方法主要应用在数学和代码这些CoT数据量相对丰富的任务上。然而,自然语言任务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更高,如何将成功的RL策略从这些相对简单的任务拓展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要求对数据处理和RL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以实现跨任务的通用推理能力; 4、推理效率的提升:在保证推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推理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推理过程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用性和经济性。可以考虑利用知识蒸馏技术,将复杂模型的知识传递给较小的模型,以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另外,使用长思维链(Long Chain-of-Thought, Long-CoT)技术来改进短思维链(Short-CoT)模型,也是一种潜在的方法,以在保证推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推理速度。
日常实习:面向全体在校生,为符合岗位要求的同学提供为期3个月及以上的项目实践机会。 团队介绍: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团队(Seed)成立于 2023 年,致力于寻找通用智能的新方法,追求智能上限,并探索新的交互。团队研究方向涵盖 LLM、语音、视觉、世界模型、基础架构、AI Infra、下一代 AI 交互等,在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设有实验室和岗位。豆包大模型团队在 AI 领域拥有长期愿景与决心,坚持深耕基础,期望成为世界一流的 AI 研究团队,为科技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团队已推出业界领先的通用大模型及前沿的多模态能力,支持豆包、扣子、即梦等超过 50 个应用场景。 1、负责LLM、VLM通用大模型与垂类大模型的内容安全研发,提升模型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 2、负责通过定性、定量方法评估策略表现,进行策略迭代更新,不断提升内容安全效果; 3、深度参与大模型、安全、算法等领域的调研,结合通用模型的新技术、新场景,如LongCoT、Agent、GUI,积极探索相应新技术、新场景上,安全方案的创新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