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汽车-视觉设计师/专家(UI)-智能座舱
任职要求
1. 艺术、设计、人机工程及汽车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有扎实的设计美学理论积累,对美和细节有极高追求,热爱设计并对用户体验深具责任感;
3. 三年以上大型互联网产品、科技产品、汽车行业视觉设计经验,能独立承担大型复杂产品设计;
4. 拥有宽广的行业视野与极高的品质与美感标准。对用户需求及商业述求有洞察、能整合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5. 具备显著的团队精神,富有激情、创新欲望,责任感强烈且有设计理想,能倾听善表达,信念驱动;
6. 对设计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各类汽车及座舱产品有强烈兴趣,富有探索精神;
7. 简历需附作品集(请直接发送PDF或作品链接)。
加分选项:
1. 有深厚且行业引领性的汽车座舱界面视觉设计经验;
2. 对智能汽车行业的趋势有深刻理解与强烈兴趣(有案例);
3. 是个汽车发烧友且有优秀的驾驶经验;
4. 对设计业界最新的方法趋势有敏锐的嗅觉、洞察、尝试;
5. 熟练的英文表达沟通能力,对国际维度的信息足够敏锐;
6. 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
7. 具备全栈设计能力,有独特的方法论。
工作职责
1. 你将深度参与到小米汽车的定义与设计之中,为用户创造安全愉悦的驾驶用车体验,打造出世界领先的智能座舱; 2. 负责智能座舱及相关产品的UI视觉设计,并参与产品规划构思和创意,确保产品易用性及整体品质; 3. 能独立从业务需求、用户研究、数据分析、行业趋势等方面主导产品视觉整体方案。且过程中构建规范优化设计流程; 4. 负责基于HMI原型方案进行高品质视觉风格定义与设计,与整车各模块产品研发密切配合,确保高质量落地; 5. 主导团队设计方向,推动体验品质提升,提高团队设计能力,推动团队对业务的前瞻性研究; 6. 对行业及专业保持高敏锐度,基于业务方向、设计目标,推动提升团队专业深度、设计视野以及产品创新。
1、用户体验设计:负责车载人机交互(HMI)的设计工作,包括界面UI设计和用户测试,保障设计方案的用户体验与功能可用性。 2、体验设计创新:主导/协助团队完成智能座舱的前瞻性设计任务,负责车联生态智能场景UI/视觉探索,提升产品科技感与差异化竞争力。 3、跨团队协作:与产品、研发、测试团队紧密配合,推动设计方案的高质量落地。
任职职责: 1、负责智能座舱体验设计工作,基于软硬融合、座舱交互设计、结合设计流行趋势分析探索定义视觉体验新方向,为智能座舱系统提供极具创新的视觉设计方案; 2、主导视觉探索和核心视觉定义工作,输出设计理念、设计规范,指导团队快速协同。与中心内部研发团队及横向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设计方案能顺利实施; 3、关注人机交互体验,了解技术边界,负责完成2D、3D设计及动效设计落地,规避设计风险,优化界面交互逻辑和信息呈现方式; 4、参与产品规划及需求讨论,对于产品和设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确保小鹏汽车智能座舱产品实现高质量并具备市场竞争力。
1、负责公司企业级商业售卖产品的UI/UX设计工作,包括ToB、ToD、ToC方向; 2、与产品、客户经理一起构思创意与落地策略,提供产品体验的整体设计方案; 3、能清晰的梳理产品逻辑,推动设计进程,把控产出,跟踪并还原设计成果; 4、业务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产品、云服务、大数据、开发者社区等平台系统。 我们能提供的 1、将用户体验、前沿技术与商业价值有机融合,探索千亿级营收的新兴市场,让你的设计背后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2、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下,用设计创造力打造出更多行业独角兽产品,你的每一个创意都有可能改善亿万用户的生活; 3、扁平、务实高效的组织体系,搭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最具正能量的团队氛围,帮助每位成员快速成长,收获最专业的设计方法论和经验总结; 4、与先后负责多款亿万级成熟用户产品的体验设计专家合作,进行更多新产品的孵化探索;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做最有挑战的事。
我们正在寻找一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产品设计交叉领域充满热情的设计专家或研究员,加入我们AI生成界面方向的前沿研究与产品落地探索。 你将主导基于大模型驱动的界面自动生成相关工作,参与制定智能化工作流与设计系统训练策略,推动我们设计系统从“组件库”升级为“智能设计引擎”,助力实现从规范到界面的自动化生成。 你将获得: 1、参与构建下一代“AI驱动界面设计范式”的机会 2、与大模型团队、产品、设计、前端工程师跨学科紧密协作 3、将个人在AIGC领域的研究与洞察落地为真实可用的产品能力 4、与一线技术平台协同,共建开源组件库与智能生成能力 工作内容: 1、研究并定义AIGC生成应用界面的底层方法、流程和最佳实践; 2、主导构建从设计规范到界面生成的AI工作流:包括数据格式、Prompt设计、训练流程等; 3、与开发团队协作,将组件库工程化能力与AI模型结合,探索设计系统的可学习结构表达; 4、参与AI辅助设计工具的原型构建,推动设计生成质量与交互效率提升; 5、撰写设计与技术文档,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具备参考价值的方法论; 6、对接模型团队,推动针对UI场景的模型微调、能力评估与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