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运动控制开发集成经理
任职要求
1. 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汽车行业驱动、制动、悬架,转向等相关电控系统开发或应用经验的优先考虑,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技巧,能够与各个部门和合作伙伴通力合作;
2. 掌握汽车理论,熟悉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习能力,具备娴熟的问题分析解决的逻辑思维和技能,能够运用工程质量工具和系统知识牵头对问题进行排查、对任务进行分配和跟踪,并形成有逻辑的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3. 熟悉整车开发流程和各关键开发节点及里程碑的交付要求,确保本领域内的各项指标达成并组织交付;
4. 具备对车辆运动控制功能进行评价能力,能够制定验收标准或者根据功能专家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从事过运动控制功能开发和性能调教的优先考虑;
5. 熟悉市场竞品、供应商的产品及技术路线;
工作职责
1. 项目管理和交付:作为项目和部门接口人,负责车辆运动控制集成(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的开发管理和交付,确保按项目目标实现质量、进度和成本要求:包括主持项目例会、技术评审会、问题评审会、验收活动等,对其中产生的问题和代办项进行持续跟踪直至其按计划关闭。对项目开发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于难以处理的问题进行上升和预警; 2. 需求定义和承接:参与整车运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技术规范及技术路线的调研及编制,负责承接运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完成各个层级需求分析、分解、设计、调试及相关验证工作,管理需求到测试的闭环工作; 3. 问题调查和解决:负责牵头开发、制造、售后领域所发生的系统相关问题的调查和解决。能够在第一时间对问题做出响应,并组织相关的公司内专家资源和合作伙伴资源进行问题攻关和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和解决后,分别形成调查报告和问题报告,在内部进行评审; 4. 完成上级交办的相关事宜;
产品规划与定义 :负责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规划,主导市场洞察与用户需求分析,制定产品技术规格及商业化路径,输出 PRD 文档并定义核心性能指标(如运动控制精度、多模态交互响应速度等); 技术方案转化 :将算法团队输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 AI 能力转化为可落地的硬件系统方案,协调结构、硬件、软件团队完成传感器融合、关节驱动、嵌入式系统等模块的技术集成;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主导产品从概念设计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制定产品 roadmap 并管理关键里程碑(TR 评审 / DCP 决策),协调解决跨部门技术冲突与资源瓶颈; 系统级验证 :定义整机测试方案(包括功能测试、极限负载测试、EMC 测试等),主导运动性能瓶颈分析与可靠性优化,推动 CE/FCC 等产品认证; 生态构建 :调研异构计算平台、新型传感器等前沿技术,构建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并推动技术预研成果的产品化应用。
1. 自动化战略与规划:深入分析Final Test和模组生产流程中的瓶颈与痛点,制定中长期自动化技术发展蓝图和实施路线图;进行自动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回报(ROI)测算、技术方案评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负责自动化项目的预算编制、申报和控制; 2. 自动化项目全周期管理:主导自动化项目的立项、需求梳理、技术方案设计、供应商选择、采购跟进、安装调试、验收及移交全过程;管理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确保项目目标达成;协调内部资源(生产、设备、IT、设施)与外部供应商,形成高效的项目团队; 3. 技术实施与集成:负责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车、自动化测试单元等)与现有生产设备(测试机、分选机)、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库管理系统(WMS)的集成与接口开发;主导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并标准化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SOP)和维护保养计划(PM); 4. 系统运维与持续改进:负责已上线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维支持、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最小化系统停机时间;监控并分析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数据(OEE、利用率、故障率等),识别改进机会,发起并推动持续优化项目;管理自动化相关的技术文档、软件备份和备品备件; 5. 团队建设与外部合作:负责自动化工程师团队的建设、培训和管理,提升团队的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评估、筛选和管理外部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技术服务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跟踪全球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组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1. 产品规划与定义 - 负责自动化装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设备等)的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及竞品分析。 - 定义产品功能、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及差异化卖点,输出产品需求文档(PRD)。 2. 技术方案协调 - 与研发、工程团队协作,推动自动化装备的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软件算法等关键技术落地。 - 参与产品技术路线选择(如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工业通信协议等)。 3. 全生命周期管理 - 主导产品从立项、开发、测试到量产的全流程,确保交付质量和成本控制。 - 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可靠性及易用性,解决客户现场问题。 4. 市场与客户对接 - 面向制造业客户(如3C、汽车、锂电等行业),挖掘痛点并转化为产品需求。 - 支持销售团队完成产品推广,提供技术方案演示和客户培训。 5. 生态合作 - 整合上下游资源(如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推动产业链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