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kuaishou

快手移动端产品设计师(品牌方向)-【商业化】

社招全职3-5年D8045地点:北京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拥有设计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 3 ~ 5 年的设计工作经验;
2、能够熟练运用 Figma、PS 等设计软件进行协同办公。同时,至少熟练掌握一款动效软件,如 AE;
3、将业务诉求拆解设计目标,并能够完整清晰阐述设计推导过程,对自己的项目有完整的复盘、分享能力,并有一定亮点设计和提案能力;
4、具备较好的用户体验意识和较高的审美判断能力,时刻保持对行业创新动态的关注,严谨的文件规范与排版、组件化经验;
5、熟悉短视频产品特征并对商业设计有充分的了解与热情,能够将商业目标与设计美学、用户体验进行平衡与融合。

工作职责


1、负责快手客户端内的开屏、信息流广告的互动玩法与体验设计;
2、负责快手商业话题挑战赛等品牌活动玩法的界面交互设计;
3、负责快手商业化场景大型节日热点、重点赛事、端内活动的招商MR设计;
4、撰写广告UX设计规范、搭建交互组件标准与用户体验评估规则;
5、撰写设计SOP,负责项目基础上,能够基于数据进行设计方法沉淀并完成自驱项目;
6、利用AIGC辅助设计能力,提高方案展示以及快速DEMO的相应效率。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Figma+
相关职位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3年以上A171016

1、负责字节跳动商业产品投放平台矩阵的UX设计工作(PC端、移动端),为广告主追求营销新可能而设计; 2、和产品一起构思创意,灵活提供界面视觉解决方案,对未来设计趋势有洞察、了解,且拥有优秀的美术功底; 3、自驱推进项目,并提供产品体验视觉方面的专业建议,主动关注功能逻辑及数据变化,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4、分析监控流行产品设计趋势,研究分析用户体验、审美倾向并优化现有产品; 5、参与商业化交互规范、品牌定义等项目支持,具备跨平台横向视角,能提供团队专业化建议,提高团队设计力,输出专业沉淀分享。

更新于 2025-02-12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3年以上A185692

1、负责字节跳动商业产品投放平台矩阵的UX设计工作(PC端、移动端),为广告主追求营销新可能而设计; 2、和产品一起构思方案,灵活提供体验界面解决方案,对AIGC等前沿产品交互、创新有了解,有思考沉淀; 3、自驱推进项目,并提供产品体验视觉方面的专业建议,主动关注功能逻辑及数据变化,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4、分析监控业内产品设计趋势,研究分析用户体验、并优化现有产品,使产品体验在达到业内领先; 5、在积极完成产品需求的前提下,有交互体验、视觉设计专业标准,保障体验的一致性; 6、参与商业化交互规范、品牌定义等项目支持,具备跨平台横向视角,能提供团队专业化建议,提高团队设计力,输出专业沉淀分享。

更新于 2024-04-25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3年以上A115785

1、负责字节跳动商业产品矩阵(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移动端品牌广告产体验设计工作,包含不限于开屏、信息流、搜索等相关方向的广告样式设计产出; 2、基于抖音特性,挖掘兼顾客户与用户需求的创新亮点方案; 3、深入理解品牌广告,能把控相关项目设计视觉调性; 4、在产品设计迭代中,自驱与各协同团队配合,从数据和客户调研挖掘需求,转化为可行设计方案并推动落地; 5、具备设计系统方法论,有专业沉淀,可以参与品牌广告规范定制,为提供团队专业化建议,输出专业沉淀。

更新于 2025-02-17
logo of bytedance
校招A101228

团队介绍:字节跳动剪映研发团队,主要支持剪映、醒图、Faceu 等多款国内外产品的研发工作,业务覆盖多元化影像创作场景,截止2021年6月,相关产品多次登顶国内外App Store 免费应用榜第一,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加入我们,一起打造全球最受用户欢迎的影像创作产品。 课题介绍: 1)课题背景: 1、数字化营销时代,企业对高质量、多样化营销素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从社交媒体图文到短视频广告,从个性化推荐文案到多模态互动内容,营销场景的复杂化与用户需求的碎片化对素材生成效率、创意水平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依赖人工策划与设计的模式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实时化、动态化、规模化的业务需求。尽管生成式AI(AIGC)技术(如GPT等)已在文本、图像生成领域取得突破,但在营销场景中仍面临创意适配性差、多模态协同能力弱、品牌一致性难保障等瓶颈。本课题旨在研发“创作领域Agent”,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从策略洞察到内容生产的全链路自动化,推动营销效率与效果的革命性升级。 2、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大模型的成熟,通过视觉理解、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等AI大模型能力,提升视频剪辑效率,基于创作者的需求和创意,高效的创作出炫酷、个性化的视频成为了可能。当前行业虽已有部分智能剪辑工具,但大多局限于规则化操作,成片或缺乏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效果同质化,或缺乏成片逻辑与情感,机械堆砌素材。 本课题旨在研究适合视频剪辑的大模型技术,结合剪映平台的强大剪辑能力和效果,打造一个智能剪辑的智能体(Agent),赋能自媒体内容生产、影视工业化、广告营销等场景。 2)课题挑战: 1、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平衡:AI生成内容易陷入同质化,需突破算法在品牌调性理解、用户情感共鸣、营销目标对齐等方面的局限,确保创意兼具新颖性与商业转化价值。 2、多模态动态协同:文本、图像、视频等模态的生成需实现语义与风格的跨模态对齐,且需支持动态组合与实时迭代(如根据用户反馈即时优化素材)。 3、复杂场景泛化能力:营销场景高度细分(如电商促销、品牌故事、危机公关),Agent需具备上下文感知与领域迁移能力,避免“一刀切”生成策略。 4、计算效率与资源限制:高分辨率视觉素材生成、多版本AB测试等场景对算力需求极高,需优化模型轻量化与推理速度,满足企业级部署的可行性。 5、伦理与合规风险:需解决版权争议(如AI生成素材的版权归属)、内容安全(如虚假宣传、文化敏感性)等问题,构建可信可控的生成框架。 6、视频数据复杂性远超图片和文字,巨量的用户素材,要通过大模型去精准理解,并与图片、音频、文字等多模态特征统一,对多模态模型理解能力和推理优化,提出了极高要求。 7、大模型对素材编排和剪辑的结果,可能偏离用户真实意图,既要避免输出模板化、同质化,又要结合用户个性化和创意,在风格、节奏等维度上加入“人性化创意”。 8、大参数模型训练成本高,推理慢,如何通过模型优化、工程优化等手段,给移动端、PC等终端用户极致的体验,也是课题的一大挑战。 1、负责剪映CapCut的AI视频编辑方向的Agent模型训练与评测,使用SFT/RLHF/Post-training等技术对视频创作进行领域知识建模; 2、提升视频创作Agent大模型的增强模型和安全能力的指令遵从能力、提升Pre-trained Model在视频创作的能力,构建行业领先的视频创作专家的智能Agent。

更新于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