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技术专家/资深Java研发工程师(保险智能体平台)(J250820025)
任职要求
1.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Java语言开发经验,有扎实的技术功底; 2. 有大模型agent应用设计开发经验,熟悉agent架构的设计和实施; 3. 对Java面向对象编程有深入的了解,熟悉java反射、多线程、nio等技术的使用和原理,熟悉JVM内部原理; 4. 深入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有MySQL数据库的实践经验,对SQL有性能优化的能力; 5. 熟悉SpringMVC/Webx、Spring、MyBatis、Spring Boot等常用开发框架; 6. 熟悉常用的开源框架与工具,如rpc、Redis、MQ、ZooKeeper、Hadoop等; 7. 对技术有强烈的进取心,对前沿新兴科技有高度好奇心与洞察力,责任心强,能拿结果,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有互联网金融或保险系统研发经验者优先。
工作职责
1. 负责保险智能体平台的整体搭建,主导技术架构设计及模块开发,实现智能客服、智能销售、智能理赔等系统能力,深度赋能保险业务; 2. 参与技术规划,技术难题攻关,升级与重构系统,保障业务需求交付、代码高质量和系统的线上运行稳定性;
滴滴国际化Fintech业务,是滴滴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板块。其支付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十多个国家,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中出类拔萃。自2021年开始,滴滴Fintech在拉美地区大力发展电子支付和信贷业务。短短2年时间,巴西电子钱包业务也在巴西的Fintech玩家中也名列前茅,实现快速增长。此外,滴滴Fintech还在拉美地区积极探索和开展现金贷、信用卡、商户收单等业务,为当地用户带来更便捷、优质、更高性价比的金融服务,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我们诚挚邀请真诚、可靠、勇于挑战的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并肩,拥抱金融出海的浪潮。和滴滴Fintech一起,实现从0到1,从1到100的快速成长。 1. 负责支付金融业务的营销领域的系统设计和研发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核心业务、运营支撑等领域,为研发质量和系统稳定性负责。 2. 有机会主导并深度参与多个0-1、或1-100的关键项目建设,参与系统规划、讨论,共同打造业界领先的支付、金融平台。 3. 有机会学习并理解金融行业知识,了解海外的支付和金融市场,成为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专家。 4. base地:上海/北京
阿里云CIO线交易计费平台,是阿里云业务中台系统的基石,是中台战略的核心阵地,由产商品、交易、优惠、计量计费、合同等多个核心业务平台组成,旨在提供简单可信赖的云服务交易平台,高效高质量地支持阿里云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和创新性发展。 岗位职责: 技术方案设计 • 收集、识别、分析客户需求,并确定技术方案的目标、范围和交付成果 • 基于需求分析,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方案评审,选择合适的技术选型、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和开发流程 技术实现 • 基于技术方案的拆解,按照任务目标和产出规范,完成任务/子任务的设计、编码开发和系统功能实现 • 对编码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和CodeReview,并通过调试优化,推动代码成功部署 • 对开发中和部署后的程序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迭代,包括值班oncall、升级工单处置、bug排查、问题诊断、产品体验改善、性能和成本优化等 基础服务开发 • 洞察和抽象团队内的共性技术需求并形成基础服务技术方案 • 通过技术框架、技术领域SDK、web组件库、技术知识库等可复用能力的建设,不断提升团队研发效率和质量 技术洞察与研究 • 通过行业会议、技术媒体、学术研究、友商交流等方式,收集领域内的最新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原理、技术优劣势、应用场景等 • 追踪并定期分析竞对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和发展方向 • 通过内外部渠道,了解并洞悉客户需求,并凝练形成对应的技术洞察 技术规划 • 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洞察,制定技术团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 • 体系性的设计各类配套规划,包括技术人员规划、技术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质量规划、技术安全规划等 项目管理 •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并拟定项目计划、预算和资源需求计划、项目风险评估、交付成果等 • 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各岗位职责和任务,配备必要的资源,并设计高效的协作机制 • 按项目计划进行落地实施,并对项目进度、数据、质量进行监控,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实施 • 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反馈项目成果和绩效,为之后的项目管理沉淀经验总结
1. 负责AB实验平台核心子系统(实验管理/流量管理/指标计算)的架构设计、技术攻坚与演进优化,保障亿级流量下高可用、高性能与数据一致性 2. 熟悉A/B测试统计原理,推动分层实验/动态流量分配等前沿技术落地,主导大数据与云原生技术栈升级 3. 技术权赋能全集团,对接业务/算法团队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平台推广与体验优化 4. 构建高可用体系,主导技术规范与质量保障,提升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