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horizon

地平线SoC低功耗技术专家

社招全职6年以上芯片序列地点: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计算机体系架构、微电子、电子、通信或其他弱电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且拥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或低功耗领域有多个复杂SOC的成功量产经验
2、有完整的SoC低功耗交付且成功流片经验,特别是有先进工艺下大型高算力芯片成功量产的经验
3、工作上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规划,能耐得寂寞长期稳定发展,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工作职责


1、根据车载高性能智驾SOC的产品需求,负责低功耗领域技术方案落地和长期竞争力构建
2、在智驾SOC中,负责低功耗场景需求分析、低功耗架构方案设计、功耗优化、功耗仿真迭代、功耗建模及功耗测试,保障芯片低功耗目标达成
3、深度参与智驾系统供电方案设计、智驾系统散热方案设计和智驾SOC量产功耗&特性测试,保障智驾系统供电&散热产品化落地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SOC+
相关职位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3年以上A258577

1、负责Android、Linux、嵌入式系统层性能优化,包括但不限于:启动、休眠唤醒、内存、CPU调度等; 2、负责长链路的分析跟踪,优化响应延时和稳定性; 3、负责功耗相关技术的拆解和分析,优化续航和发热; 4、负责搭建系统性的品质体系并建立看护机制。

更新于 2025-02-12
logo of mi
社招5-10年A00233

1. 负责在研手机项目的功耗调试优化,及实际用户场景的功耗优化 Feature 的设计与实现 2. 负责低功耗技术调研,竞标业界核心技术,保证行业领先性 3. 负责芯片级功耗的调试优化,设计芯片级功耗评估模型,达成具有竞争力的功耗指标 4. 负责功耗优化体系的搭建,全方位提升功耗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行业一流水平

更新于 2025-07-31
logo of tcl
校招研发技术类

本岗位有多个领域,符合任一方向即可 方向一:单板硬件开发专家 负责平台硬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交付,包含关键方案设计、芯片规格设计、架构创新、算法设计、信号处理与分析、电路优化到系统集成联调,确保设计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满足全场景应用要求。 方向二:单板硬件开发研究员 1、承担硬件系统板开发和调试工作,能够完成单板原理图PCB设计、生产加工以及回板调试测试工作; 2、负责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设计以及测试执行工作; 3、通过系统级的软件、逻辑方案,确保设计的FPGA/CPU等芯片的接口方案满足场应用要求; 4、系统级联调问题定位,协助分析复杂的软、硬件系统问题,并完成相应的方案验证。 方向三:数字芯片开发 1、负责芯片架构研究和方案设计、处理器内核需求分析和设计、SDR架构设计、芯片原型验证和系统仿真、架构优化; 2、负责SOC系统关键模块开发,系统低功耗设计及优化,包括工艺、电路、时钟供电、架构、系统各个抽象层级的低功耗技术; 3、负责数模混合前沿技术预研,推动关键技术的项目落地; 4、负责项目关键算法系统建模、仿真、原型验证和分析,并主导关键算法的电路实现。

更新于 2025-09-19
logo of oppo
社招8-15年SOFTWARE

一、软件技术规划专家 — OS方向 主导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S)的技术规划与架构演进,构建高性能、安全可靠、体验领先的OS技术底座,并推动跨终端OS生态协同,支撑公司终端产品全球竞争力提升: 1、OS技术战略规划:洞察全球操作系统技术趋势(Android/AOSP/Linux/RTOS/微内核等),制定3-5年OS技术路线图,定义关键子系统核心技术竞争力(如内核调度、安全架构、跨端互联、分布式多媒体、图形、AI等子系统) 2、OS-软硬协同规划:联合芯片团队,主导OS对新型硬件能力(CPU/NPU/GPU)的底层支持与性能调优规划;设计硬件抽象层(HAL)标准化方案,降低多芯片平台、多OS形态适配与维护成本 3、跨端OS技术整合:设计手机与IoT/车机/XR设备的OS协同架构(分布式软总线、多端任务迁移);主导跨端安全互联协议、数据互通框架、跨端AI等技术等标准化 4、OS逆向工程分析:主导OS核心架构及各子系统逆向工程分析(iOS、Android、RTOS、Linux等),详细拆解关键OS子系统能力,为OS技术规划提供技术竞争参考 二、软件技术规划与合作专家 — 芯片方向 负责智能手机芯片平台的前沿技术规划、软件生态合作及跨部门技术协同,推动芯片与系统软件的深度整合,打造高性能、低功耗、差异化的终端产品竞争力: 1、技术趋势洞察与规划:跟踪全球芯片技术(SoC/AP/ISP/NPU等)发展趋势,分析其对智能手机软件架构的影响;主导芯片平台的软件技术路线图制定,定义关键能力(如AI算力调度、能效优化、异构计算等) 2、芯片-软件协同设计:深度参与芯片选型与定义,确保硬件特性与系统层(驱动/Kernel/框架)的协同优化;推动芯片厂商(如高通、联发科、自研芯片团队)与内部软件团队的联合技术攻关 3、生态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并维护与芯片厂商、IP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主导技术合作项目落地;整合芯片层能力(如AI引擎、安全模块、图像处理单元)至上层应用生态 4、技术竞争力构建:主导芯片平台性能、能效、稳定性等核心指标的软件优化方案,形成技术壁垒;探索创新场景(如端侧大模型、实时渲染、传感器融合)的芯片-软件协同方案 5、跨部门协同与赋能:联动硬件研发、系统开发、产品规划团队,确保技术规划与产品需求对齐;输出芯片技术白皮书、开发者指南,赋能内部团队及生态合作伙伴

更新于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