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tcl

TCL电源工程师-博士(先进半导体/驱动)

校招全职研发技术类地点:惠州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方向一:先进半导体工艺与应用专家
1、博士学历,微电子、半导体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力电子等相关专业;
2、深厚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熟悉功率器件(如MOSFET, IGBT)及宽禁带半导体(GaN, SiC)的特性、制造工艺与应用原理;
3、有常用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实践经验,能独自完成器件选型、仿真验证等;
4、在功率半导体或器件应用领域发表过高水平期刊或会议论文者优先。拥有相关发明专利者优先。

方向二:驱动专家
1、博士学历,电力电子、微电子、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工程、光学工程(偏驱动控制) 等相关专业
2、精通Mini-LED/Micro-LED的驱动原理与架构,熟悉各种主流驱动方案(如AM驱动、PM驱动)的优缺点和成本构成
3、熟悉开关电源设计、PCB材料与工艺、半导体器件特性、热管理基础等相关知识
4、有参与或主导过成功的技术降本项目、与大型供应链企业合作研发、价值工程(VE/VA) 方法论的实际应用经验等优先考虑

方向三:磁性器件与仿真
1、博士学历,材料科学与工程(磁性材料方向)、微电子、电力电子、物理电子学等相关专业;
2、深厚的磁性材料基础,熟悉各类软磁材料的特性、制备工艺与应用场景;
3、熟悉磁元件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掌握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如SEM、XRD等);
4、熟练掌握电磁仿真软件(如ANSYS MaxwelI/JMAG/FLUX)及电路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PSIM)。

工作职责


本岗位有多个领域,符合任一方向即可
方向一:先进半导体工艺与应用专家

将新型半导体器件(如GaN,SiC)应用于TV电源,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设计。

1、研究GaN(氮化镓)、SiC(碳化硅)等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在V电源中的应用,包括器件选型、特性分析与驱动电路设计;
2、解决高频、高压应用下的驱动、EMI、可靠性等工程难题;
3、推动新型功率器件在TV产品中的量产应用;
4、负责电源领域业界的技术动态与产业趋势分析,把握技术方向,确定部件与器件的应用策略。

方向二:驱动专家
专注于从系统层面优化TV的电源架构、驱动算法和控制策略,是解决“用电”和“控光”问题的核心。

1、先进控制算法开发: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开发用于Mini-LED背光驱动的高精度、高刷新率调光算法(Dimming Algorithm),以提升画面对比度、消除光晕;
2、深度拆解现有Mini-LED背光驱动方案的成本构成(IC、PCB、被动元件、LED灯珠、散热、制造费用等),识别主要成本瓶颈。
3、探索“一驱多”(一颗驱动IC控制更多分区)的高精度控制算法,在分区数和IC成本间寻求最优解
4、主导新型低成本、高性价比PCB板材(如金属基板、特种FR-4)的评估、测试与导入应用。

方向三:磁性器件与仿真
通过研发新型磁性材料和先进仿真技术,优化磁元件和电源系统设计,提升效率、降低损耗与体积。

1、负责新型磁性材料(如铁氧体、金属粉芯、非晶、纳米晶等)的特性研究、测试验证及应用探索,提升TV电源效率与功率密度;
2、主导TV电源中高频变压器、功率电感等磁元件的设计、开发与优化,包括磁集成技术应用;
3、构建高精度磁元件仿真模型,进行电磁场、热、应力等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预测性能并优化设计;
4、研究磁元件损耗模型与散热方案,优化磁元件在高压/大电流工况下的性能与可靠性。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PCB+
MATLAB+
相关职位

logo of mi
校招

1. 全域扫描半导体工艺最新业态和识别高潜前沿技术; 2. 全面评估高潜前沿技术并依托集团各类资源进行布局; 3. 推进具备落地可行性的前沿技术展开大规模量产转化。 【课题名称】 电源半导体工艺研究 【课题内容】 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兼顾未来潜在迸发的AI端侧算力需求,以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为目标,对终端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系统电源等电源芯片的先进半导体工艺进行研究与应用,研发具有小米生态应用特色的半导体工艺。

更新于 2025-06-25
logo of vivo
社招5-10年研发类

1、负责电池相关新技术(如硅负极)、新材料、新工艺等的预研开发及可行性评估,并将新成果应用到产品中,保证电池竞争力; 2、负责电池方案(如硅负极新体系)在整机系统应用的技术评估及风险识别,制定规避措施; 3、结合整机需求、用户场景、市场数据以及电池特性,制定整机电池应用策略; 4、负责新技术平台开发相关的电芯失效分析并推动给出改善措施; 5、制定电芯新平台相关的测试规范,设计实验验证。

更新于 2024-07-11
logo of vivo
社招3年以上研发类

电池健康安全小组: 1、负责电池相关新技术(如硅负极)、新材料、新工艺等的预研开发及可行性评估,并将新成果应用到产品中,保证电池竞争力; 2、针对电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老化\长寿命\安全的进行研究,制定电池在整机应用窗口; 3、结合整机需求、用户场景、市场数据以及电池特性,制定整机电池应用策略; 4、负责新技术平台开发相关的电芯失效分析并推动给出改善措施; 5、制定电芯新平台相关的测试规范,设计实验验证。

logo of vivo
社招5年以上研发类

1、持续研究电池高能量密度/电池健康的方案,包括Si负极体系的开发和系统落地应用; 2 电池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的预研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案制定,输出设计规范,为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3、负责电芯新技术预研评审,负责对预研电芯设计方案、风险识别、问题解决,输出可行性评估报告; 4、通过手机电池\电芯的应用场景洞察分析,设计实验,持续研究电池特性,制定电池健康应用策略。

更新于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