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bytedance

字节跳动服务端高级研发工程师-研发效能方向

社招全职NFFL地点:北京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具备良好的业务沟通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服务端的主流编程语言、框架及相关生态(如C/C++/PHP/Java/Golang等),有较强的架构能力和良好的代码规范;
3、理解常规的架构设计思想,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化、异步、高可用、可扩展等,有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有良好的抽象化思维能力和领域建模能力;
4、熟悉 DevOps 理念和实践,熟悉 CI/CD 流程,能够设计和实现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等流程;
5、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人员协同工作;
6、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备以下经验者优先:
1、对互联网及软件研发流程有深入认识,热衷于工程效率优化,关注前沿的软件工程技术;
2、熟悉研发全流程工具和框架,并有优化和集成经验,如需求、代码、构建、测试、发布、运维等管理工具。

工作职责


字节跳动 DevOps 团队,通过探索更先进高效的研发理念与实践,打造优秀的研发平台产品,持续优化研发体验,提升业务整体研发效率与质量。

1、负责公司级一站式研发平台相关能力开发;
2、通过框架、平台、工具、流程建设,提高平台的质量和效率;
3、通过数据分析和流程自动化和AI能力辅助等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后端业务开发、流程引擎开发、基于DevOps理念的业务线拓展、开源工具探索。
包括英文材料
C+
C+++
PHP+
Java+
Go+
系统设计+
高可用+
DevOps+
CI+
CD+
相关职位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2FL

字节跳动 DevOps 团队,通过探索更先进高效的研发理念与实践,打造优秀的研发平台产品,持续优化研发体验,提升业务整体研发效率与质量。 1、负责公司级一站式研发平台相关能力开发; 2、通过框架、平台、工具、流程建设,提高平台的质量和效率; 3、通过数据分析和流程自动化和AI能力辅助等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后端业务开发、流程引擎开发、基于DevOps理念的业务线拓展、开源工具探索。

更新于 2022-04-07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A95090

1、负责AI应用开发平台的DevOps能力建设(开发、调试、评测、CI/CD),采用优秀的技术实现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体验; 2、参与前端研发流程各阶段平台的方案设计、全栈开发,为外部应用开发者打造优秀的研发体验; 3、积极参与业务讨论,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研发效能和研发质量,并通过SDK、平台等方式将能力输出到其他方向; 4、参与前沿技术研究,积极需求在业务领域的结合场景,承担技术攻坚。

更新于 2023-12-05
logo of meituan
社招5年以上软硬件服务-Sa

1.产品研发:负责SaaS中心数据系统方向开发及敏捷迭代,保障系统功能持续迭代; 2.技术探索:参与或者负责部门内部的各种技术探索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低代码、组件化、标准化、自动化开发; 3.工程化建设:参与团队工程化体系建设,利用Webpack、React、Serverless、微前端等技术理念构建企业级前端开发搭建平台,提升开发/交付效率; 4.系统稳定性:参与跟构建前端稳定性建设,沉淀性能优化、监控、自动化测试等方向的最佳实践; 5.指导新人:指导初级工程师成长,沉淀优秀的实战经验,开放心态,和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更新于 2025-09-21
logo of xiaohongshu
社招3-5年大模型

我们是小红书中台大模型 Infra 团队,专注打造领先易用的「AI 大模型全链路基础设施」!团队深耕大模型「数-训-压-推-评」技术闭环,在大模型训练加速、模型压缩、推理优化、部署提效等方向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优势,基于 RedAccel 训练引擎、RedSlim 压缩工具、RedServing 推理部署引擎、DirectLLM 大模型 API 服务、QuickSilver 大模型生产部署平台等核心产品,持续赋能社区、商业、交易、安全、数平、研效等多个核心业务,实现 AI 技术高效落地! 1、负责大模型平台的架构设计和核心功能研发,构建云原生架构,设计高可用、高性能的微服务体系; 2、负责构建面向大模型全流程的DevOps,与下游云原生平台深度融合,支撑大模型在公司内各业务生产链路稳定高效地落地; 3、负责万卡规模GPU集群效能分析及优化,通过调度策略优化、在离线混部、GPU虚拟化、存储&网络加速等手段,提升GPU集群使用效率; 4、将平台和框架结合,通过任务调度、弹性容灾、性能优化等措施端到端提升AI生产效率,涉及k8s/kubeflow、网络通信、分布式训练等; 5、优化各AI平台性能,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大规模并发场景下的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 6、持续研究分析业内创新AI平台产品,优化技术方案,改进产品功能,提升创新能力与产品体验。

更新于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