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器件预研工程师(光学材料方向)-26届蓝极星
任职要求
1、博士学历,有扎实的材料化学基础,较好的逻辑思考能力;
2、熟悉使用各种材料基本表征手段和分析方法,如SEM、FIB、TEM、EDX、EDS、XPS、AFM等;
3、有薄膜材料制备的研究经验,可以是evporation、sputtering、ALD、CVD等;
4、有微纳材料的制备、改性的相关研究经验,如纳米压印、dry ethcing、wet eching、doping、黄光工艺、纳米自组装/自生长等;
5、最好有做过或者有了解过Meta surface超表面的技术;
6、良好的中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工作职责
1、洞察用户场景,并通过有效的仿真/实验论证,明确新型光学材料的特性需求,并负责光学器件新材料的寻源挖掘,以及应用可行性评估; 2、光学器件(镜头、塑胶镜片、镀膜膜材、旋涂色素材料等)材料/工艺类多因素耦合问题的分析,提出工艺或设计优化方案,材料/工艺新技术寻源、理论分析及验证。 3、与其他部门合作,协助解决CCM模组应用过程中的材料相关问题和挑战。
1.追踪全球显示技术前沿动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与评估。 2.参与新型显示技术、器件结构或工艺技术的预研项目,开展仿真建模、原型设计及实验验证。 3.进行关键技术验证与性能测试,分析数据并输出预研报告。 4.协助探索创新显示与画质优化解决方案,参与专利布局与技术文档撰写。
1. 追踪全球显示技术前沿动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与评估; 2. 参与新型显示技术、器件结构或工艺技术的预研项目,开展仿真建模、原型设计及实验验证; 3. 进行关键技术验证与性能测试,分析数据并输出预研报告; 4. 协助探索创新显示与画质优化解决方案,参与专利布局与技术文档撰写。
本岗位有多个领域,符合任一方向即可 方向一:单板硬件开发专家 负责平台硬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交付,包含关键方案设计、芯片规格设计、架构创新、算法设计、信号处理与分析、电路优化到系统集成联调,确保设计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满足全场景应用要求。 方向二:单板硬件开发研究员 1、承担硬件系统板开发和调试工作,能够完成单板原理图PCB设计、生产加工以及回板调试测试工作; 2、负责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设计以及测试执行工作; 3、通过系统级的软件、逻辑方案,确保设计的FPGA/CPU等芯片的接口方案满足场应用要求; 4、系统级联调问题定位,协助分析复杂的软、硬件系统问题,并完成相应的方案验证。 方向三:数字芯片开发 1、负责芯片架构研究和方案设计、处理器内核需求分析和设计、SDR架构设计、芯片原型验证和系统仿真、架构优化; 2、负责SOC系统关键模块开发,系统低功耗设计及优化,包括工艺、电路、时钟供电、架构、系统各个抽象层级的低功耗技术; 3、负责数模混合前沿技术预研,推动关键技术的项目落地; 4、负责项目关键算法系统建模、仿真、原型验证和分析,并主导关键算法的电路实现。
1.围绕消费者对影像拍照&感知影像场景需求,结合光学行业动态与趋势,制定未来3~5年CCM光学(包括但不限于lens、IR、prism等器件)技术发展路标以及对应的产品路标。 2. 负责摄像头光学技术的行业动态和技术洞察,新技术的预研和孵化,负责技术方案的全流程评审; 3. 优化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流程,指导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4.对项目开发、预研技术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对关键技术提出技术风险,保障产品的开发质量和降低开发风险; 5.承接前端需求,牵头进行创新光学系统设计评估(光学设计、结构设计、性能&杂散光仿真),输出相关性能指标、可行性结论、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