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物料/产品质量工程师
任职要求
1、电子/材料/化学/机械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优先。 2、熟悉ISO9000 或TL9000质量体系。 3、有相关计算机硬件、通信、电信设备等制造行业或手机终端或物料质量、研发、项目、工艺等5年以上工作经验,TOP500工作经验优先。 4、熟悉电子行业制造流程和新产品试制验证管理要求,熟悉IPD/VS-NPI流程,能够独立负责新产品的制造质量策划及质量控制工作 5、具有很强的跨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在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影响团队其他人共同完成目标。 6、具备应用QC七大手法、6sigma、SPC/Cpk、MSA、FMEA、方差分析、回归分析、DOE 等质量工程技术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获得美国质量协会ASQ CQE/CQA/ CMQ/6Sigma绿带/CSQE/CRE系列,或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CQE)/6Sigma绿带/CRE/CMQ系列认证等其中一项资格认证以上。
工作职责
1、负责产品及物料早期设计、试制验证、NPI/TPI全过程,以及量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质量策划与控制。执行产品及物料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管控计划和可靠性/EMC/安规测试控制方案,把关物料及产品试制准出和TR点质量,推动早期的设计、工艺等问题改进,提升新产品质量。通过运用质量工程技术方法、精益质量思想改进制造流程,拉通各领域分析解决质量问题,持续改进量产质量。 2、建立健全生产产品及物料质量标准拉通和制定;负责识别产品及物料各阶段质量风险,根据风险进行质量策划,输出和更新控制计划,并在工厂宣导和落地管理;跟踪产品实现环节质量表现,并适时适时质量否决;主导产品及物料重大质量问题(批量、停线、ORT等)处理,拉通各相关领域达成处理方案,并跟进问题的闭环处理;例行主导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主要任务的推行;负责识别质量流程运行的风险和问题,制定方案方案,并跟进措施落地;参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参与公司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主导制定及优化跨部门级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流程。
大疆生产采购部负责产品物料的采购管理工作,通过对各上游行业的深入了解,借助供应商的能力,提高大疆产品在质量、成本、交付多维度的竞争力。 生产采购部是产品量产化、突破边界、追求极致的实现者,是产品从想出来到做出来的支撑者,是公司核心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 采购工程聚焦建立采购侧的技术与质量能力,若你具备理工科技术背景,同时善于沟通、统筹,期望历练个人综合管理能力,加入我们! 在这里你将深度链接行业,探索极致的物料生产工艺,以飞速创新的产品力引领行业技术变革迭代,推动行业最前沿技术和质量管理理念为DJI产品赋能; 在这里你将能与全球顶级的供应商对话和协作,洞悉物料方案设计与生产工艺的核心点,让DJI没有难用的物料,为行业标杆的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1. 掌握物料基本特性参数与生产工艺制程,为物料生命周期管理负责; 2. 调研了解行业前沿物料工艺技术,为新工艺物料顺利导入量产负责; 3. 利用质量工具和专业知识对物料异常进行根因分析和定位,制定改善措施; 4. 参与供应商相关质量审核、绩效评价、体系辅导等工作,为供应商质量结果负责; 5. 质量与管理相结合,为供应链质量能力建设负责。
1、参与新项目各阶段质量评审与产品质量标准评审,主导机电物料质量风险和可量产性评估,识别和管理设计风险; 2、组织制订机电物料质量标准,检验规范以及物料检验控制程序文件,制定和确认关键质量控制计划,跟进来料物料质量问题及试产物料质量问题,推动供应商改善; 3、根据供应商质量表现、制定供应商质量提升计划,并监督完成,通过质量改善活动提升供应商质量水平; 4、组织参与新老供应商的评审和现场稽核,会同采购等相关人员与供应商进行质量协议的谈判、签订; 5、作为项目供应链质量接口,参与项目问题讨论,协调和推动内外部质量问题解决。
1、参与新项目各阶段质量评审与产品质量标准评审,主导机电物料质量风险和可量产性评估,识别和管理设计风险; 2、组织制订机电物料质量标准,检验规范以及物料检验控制程序文件,制定和确认关键质量控制计划,跟进来料物料质量问题及试产物料质量问题,推动供应商改善; 3、根据供应商质量表现、制定供应商质量提升计划,并监督完成,通过质量改善活动提升供应商质量水平; 4、组织参与新老供应商的评审和现场稽核,会同采购等相关人员与供应商进行质量协议的谈判、签订; 5、作为项目供应链质量接口,参与项目问题讨论,协调和推动内外部质量问题解决。
负责ODM/OEM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1.概念阶段:参与新产品评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动项目组进行评估工作,解决产品潜在客诉风险。 2.开发阶段:参与产品规格书评审,制定产品质量需求和检验标准,评估产品功能/可靠性测试输出可行性结论。 3.验证阶段:跟进小批量试产,协助推动解决生产、工艺、物料问题的闭环。安排样机可靠性测试并参与可靠性测试不良机分析。主导完成项目阶段节点评估。 4.发布阶段:主导转量产评审,跟进推动转产遗留品质问题解决。 5.量产上市后产品的质量指标监控,以日报、周报、月报形式展现到事业部相关领域; 6.长期跟踪质量指标改善推进工作,主导专项改善等工作; 7.产品质量相关反馈、投诉、抽查、变更等异常事件跟踪处理; 8.推动生态链公司质量体系能力提升,以满足小米质量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