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热管理仿真工程师-北京/上海
任职要求
1. 本科及以上学历,流体、热能与动力工程或车辆工程相关专业,流体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基础扎实;
2. 5年以上整车厂乘员舱流场仿真开发经验,具备整车正向CFD分析开发能力;
3. 拥有隐藏式电动出风口流场仿真开发经验;
4. 熟悉人体热舒适性仿真与评价方法,熟练使用TAITherm或THESEUS等热舒适性仿真软件;
5. 熟练掌握乘员舱通风系统的性能仿真及校核验证方法,熟练掌握整车相关CFD分析评价目标及方法,熟练使用STSR-CCM+;
6. 具备二次开发经验和一维-三维耦合仿真经验者优先考虑;
7. 有流场仿真自动化开发应用经验者优先考虑;
8. 工作积极进取,主观能动性强,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团队沟通协调能力。
工作职责
1. 负责整车除霜除雾、吹面吹脚、采暖降温仿真分析,和内饰造型相关的CFD方案优化; 2. 负责人体热舒适性相关的CFD耦合仿真分析,和实车舒适性的优化方案; 3. 负责仿真标准模型标定,通过试验数据提升瞬态与稳态温度场精度; 4. 负责乘员舱流场/人体热舒适性相关的分析流程、规范的编制; 5. 参与并负责CFD新技术的探索研究; 6. 参与并负责CFD仿真自动化等二次开发; 7. 该岗位可base北京/上海。
1. 负责热管理冷却系统开发和热管理能耗的开发工作; 2. 负责包含混动车的动力系统(发动机、电机、电池)冷却和与加热、支持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设计、零部件的选型设计; 2. 负责热管理仿真模型、simulink控制模型、动力性经济型模型的联合仿真,用于架构优化、策略优化、能耗优化与达标; 3. 负责提出热管理系统被冷却或者加热对象以及零部件的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测量需求,并跟踪试验过程; 4. 负责整车热管理考核工况的制定以及热管理性能目标设定与验收; 5. 策划主导热管理系统台架试验、整车验证试验; 6. 编制热管理系统仿真的建模流程、建模规范、性能试验规范等流程文件; 7. 负责整车热管理前沿技术追踪、新技术开发及前瞻技术预研。
1. 负责零部件/管路单相流动噪音仿真; 2. 负责两相流的相变流动仿真与噪音仿真; 3. 参与项目开发中流动噪音问题的解决,提出优化方案并落实; 4. 热管理流动噪音仿真标准模型搭建、标准流程建立,台架与整车噪音测试及精度提升等工作; 5. 制定流动噪音能力建设方案并内部进行专项培训; 6. 负责新技术研发、噪音优化专利等工作。
1. 负责空调热管理智能算法的需求分析; 2. 负责空调热管理智能算法模型开发; 3. 负责空调热管理智能算法仿真环境搭建与维护; 4. 负责空调热管理智能算法集成落地; 5. 负责空调热管理大数据挖掘分析、优化算法; 6. 负责空调热管理算法问题跟踪、分析和解决。
1.SOX算法开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1.1 SOC高精度估计:基于电化学机理模型(如DFN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LSTM、Transformer),融合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内阻等多维数据,设计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如UKF、AEKF),解决低温/高倍率工况下的累积误差问题(目标误差<1%); 构建动态参数辨识框架(如基于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实时校准电池容量、内阻等关键参数,提升SOC估算的长期稳定性; 1.2 SOH预测与退化建模: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将实验室加速老化数据泛化至实际车载场景,构建基于容量衰减、内阻增长、SEI膜演化的多维度退化模型,实现SOH误差<2%; 1.3 SOP动态边界计算:基于电芯温度、SOC、老化状态的实时反馈,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的峰值功率预测模型(如电化学-热耦合模型),防止过充/过放风险,支持极端工况(如赛道模式)下的动态功率调整。 2. AI模型开发与优化 2.1开发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如MobileNet、TinyML架构),通过剪枝、量化、知识蒸馏等技术将模型压缩至嵌入式平台可运行规模,满足实时性要求(响应延迟<50ms); 2.2数据驱动与仿真验证: 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覆盖电芯、模组、系统层级),通过SQL处理TB级数据,提取关键特征(如充放电曲线拐点、弛豫电压特性)用于模型训练;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平台(电化学+热力学+机械应力),验证算法在极端工况下的鲁棒性,并通过HIL测试实现算法闭环迭代; 2.3 与BMS硬件团队协作,优化AI算法在嵌入式平台的资源分配,支持C代码自动生成与功能安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