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nio

蔚来AI Cabin业务系统功能负责人

社招全职7-10年数字技术地点: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专业背景:
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车辆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8年以上智能座舱或车联网领域经验。
技术能力:
精通CAN/LIN总线协议及SOA架构设计,熟悉AI模型边缘端部署(TensorRTONNX等)。
具备多模态交互设计经验(如语音+视觉+触觉融合),主导过至少2个量产级智能硬件项目。
商业思维:
熟悉订阅制服务、硬件预埋+OTA升级等商业模式,具备技术专利转化或商业化案例。
软性素质:
-	极强的跨部门协调能力,可主导技术、产品、供应链多方协作;具备用户同理心与场景洞察力

加分项
参与过开源AI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社区贡献,或主导过AI OS开发项目。
熟悉汽车行业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具备ASPICE或AUTOSAR开发经验

工作职责


工作范围 The scope of work
1.	跨域系统整合与架构设计
2.	主导AI Cabin多系统(座椅/空调/灯光/数字钥匙等)的硬件协议整合与联动逻辑设计,需具备3个以上跨系统协同项目落地经验(如用户身份认证→座椅自适应调节→空调预启动闭环场景)1。
3.	构建端到端系统架构,实现AI算法、传感器数据与机械控制的深度融合。
4.	场景预判与主动服务模型开发
5.	建立核心场景的主动服务框架(如暴雨模式自动关窗+空调除湿+氛围灯警示),结合用户画像数据优化动态响应策略。
6.	基于PMV热舒适模型开发四维联动控制算法(温度/湿度/风速/辐射温度),通过面部状态识别与服装检测实现空调自动调节。
7.	软硬协同开发与AI部署
8.	主导智能硬件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周期开发,要求具备AI模型轻量化部署经验,并建立数据驱动的迭代闭环。
9.	开发座椅空间舒适系统,实现动态支撑与空间干涉预警。
10.	技术商业化与用户体验转化
11.	成功将3项以上技术方案转化为商业增值服务(如座椅功能订阅制、场景模式付费升级),精通成本-体验平衡策略。
12.	协同市场部门制定技术卖点传播策略,推动AI Cabin功能的市场认知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SOA+
系统设计+
TensorRT+
ONNX+
PyTorch+
TensorFlow+
AUTOSAR+
相关职位

logo of xiaohongshu
社招3年以上机器学习平台

【业务介绍】 作为公司统一的机器学习平台团队,负责调度公司所有模型训练与推理资源;基于自建的训推引擎,构建公司统一的机器学习平台,为公司所有算法同学(稀疏 & 稠密,含 LLM) 模型迭代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包括 数据生产,模型训练,模型上线,特征管理,模型测试,资源管控等一系列能力。 【岗位职责】 1、负责机器学习链路,离在线数据相关的开发工作,包括样本数据、特征数据等的数据链路搭建、任务运维和调优、性能优化等 2、负责小红书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的后台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包括样本平台,特征平台,训练平台,推理平台等AI应用后台建设等; 3、研究分析业内AI平台产品,优化技术方案,改进产品功能,完善产品体验。

logo of xiaohongshu
社招3年以上机器学习平台

【业务介绍】 我们是小红书内稠密类模型(LLM/MLLM/SD/CV/NLP)统一的AI平台QuickSilver,负责调度公司内所有稠密类模型训练与推理资源,基于自建的训推引擎,为公司所有AI算法同学迭代业务模型提供端到端一站式AI服务;包括数据管理,模型管理,模型训练、压缩、推理、部署,服务管理,资源调度等一系列能力。 工作职责: 1、负责稠密类模型训练推理开发平台的架构设计和核心功能研发 2、设计和实现大模型训练部署流程,包括模型fine-tuning、推理服务化等 3、构建云原生架构,设计高可用、高性能的微服务体系 4、优化平台性能,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logo of xiaohongshu
社招3年以上机器学习平台

1、负责模型训练平台核心功能开发和架构设计,包括传统CN/NLP/SD/LLM等多场景支持 2、负责大模型后训练工具平台化建设,包括后预训练、微调、对齐等技术落地 3、设计和实现高性能分布式训练系统,打造端到端训练解决方案 4、优化训练调度和资源管理,提升集群利用率和训练效率 5、开发模型训练监控诊断工具,建设可观测性体系

logo of ke
社招5年以上用户技术中心

岗位职责: 1、负责 AI Agent 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开发和完善基于大语言模型 (LLM) 的智能体系统,提升 Agent 的自主决策和任务执行能力; 2、负责生成式大模型指令意图理解相关工作,整体提升大模型的多轮对话指令理解能力和性能; 3、设计并实现 Agent 的工具使用接口,实现与各类外部系统和 API 的集成编排; 4、负责大模型在检索、推荐方面的系统设计实现和优化,探索Agent、RAG、领域模型调优等相关技术在业务场景落地; 5、具备模型知识、幻觉机制探究,提升模型知识水平、降低模型幻觉率; 6、能够基于开源模型,设计和开发算法,对模型进行微调,优化其参数和结构,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准确性; 7、深入调研AI领域相关的前沿技术,跟踪业内大模型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寻求将最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可能性。

更新于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