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antgroup

蚂蚁金服蚂蚁集团-支付应用端技术专家(支付碰一下)-支付技术

社招全职技术类-开发地点:北京 | 杭州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方向一:
1.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对系统有了解熟悉
2. 了解客户端技术栈、对Android frameworkiOS系统原理有深入理解
3. 精通javaCC++编程语言,熟悉Kolitin、JavaScript优先;
4. 具备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技巧,能够推动技术框架落地;
5. 做过端性能优化,对端性能优化有深度研究的优先;
6. 熟悉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CPU调度策略等;
7. 有大型软件优化经验优先,包括 CPU、memory、I/O 优化;
8. 对小程序框架了解,有小程序内核优化经验优先
9. 对 NFC / 蓝牙 等近场通信方案有优化经验的优先,了解底层协议与通信技术的优先

方向二:
1、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精通逆向工程工具链(IDA Pro、Ghidra、Frida、Xposed、JEB等),掌握脱壳、反编译、动态调试技术;
3、熟悉ARM/X86汇编语言,能逆向分析Native层与Java/Kotlin/Swift代码逻辑;
4、深入理解Android/iOS系统架构(Binder机制、Zygote进程、内核驱动等),具备系统源码分析能力;
5、熟练使用C/C++/Python开发逆向工具,熟悉Java/KotlinAndroid)或Swift/Objective-CiOS;
6、有APP逆向分析、系统机制研究、性能优化或安全攻防实战项目经验;
7、熟悉移动端开发,具备客户端性能调优经验,iOS端开发经验者优先;

工作职责


方向一:
1. 负责支付宝App的性能体验优化
2. 参与支付宝App各种重点场景的性能攻坚,完成性能目标,并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3. 参与支付宝App基础组件的架构设计与研发、包括性能中间件建设,以及提升效能的工程化建设,并同时应用在Android、iOS、鸿蒙三端;
4. 参与支付宝App编译优化、运行时优化等,以提升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等;
5. 参与支付宝小程序优化,包括小程序框架、浏览器内核优化等
6. 参与支付宝NFC/蓝牙软硬件通信协议链路优化


方向二:
1. 负责移动端APP(Android/iOS)逆向工程分析,研究主流应用的底层实现逻辑及安全机制;
2. 深入分析操作系统(Android/iOS)底层机制与运行规律,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沙箱、权限管理、ART/Dalvik虚拟机、系统服务等模块;
3. 挖掘系统及APP潜在漏洞(如内存泄漏、逻辑缺陷、安全漏洞等),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推动修复;
4. 研究系统性能瓶颈与资源调度机制,为客户端团队提供性能优化(如内存管理、启动速度、流畅度)与体验提升的技术方案;
5. 开发逆向分析工具及自动化脚本,构建反编译、动态调试、Hook框架等底层能力;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Android+
开发框架+
iOS+
Java+
C+
C+++
JavaScript+
小程序+
内核+
Kotlin+
Swift+
Python+
性能调优+
相关职位

logo of antgroup
社招技术-基础平台

1. 负责支付核心支付业务场景(包括收银台、收付款、转账红包等)的研发迭代。 2. 负责支付产品技术架构的演进,指标优化和基础能力建设。 3. 对支付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同时依托技术、新场景、新设备的演进对支付产品持续创新。

更新于 2025-05-26
logo of antgroup
社招3年以上技术类-开发

1. 负责碰一下项目IoT设备端产品需求研发迭代; 2. 负责设备端应用架构设计、基础能力建设和体验性能优化; 3. 负责创新技术研究,推动碰一下产品体验持续突破;

更新于 2025-06-16
logo of antgroup
社招技术类-前端

1. 负责支付宝「支付」业务,涵盖线下支付、线上支付、支付平台等业务场景,面向用户、商家、服务商、金融机构多类客户形态,为亿级用户提供极致的支付服务体验。 2. 参与蚂蚁集团前端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包括 PC/小程序/H5/客户端动态化跨端技术、数据分析、AI应用、低代码、自动化测试等,探索极致效率与极致体验的边界

更新于 2025-05-26
logo of antgroup
社招5年以上技术类-开发

1、负责蚂蚁IoT产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质量管理,为产品设计质量负责; 2、产品立项之初,负责基于产品技术栈和应用场景,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策划,并按计划推进质量活动落地; 3、产品设计阶段,主导产品设计和关键器件选型风险评估和规避,能协同厂商和蚂蚁实验室,完成产品硬件DQA测试验证,并跟进问题闭环,最终顺利过点并达到可量产状态; 4、产品上市后,全方位开展售后质量监控、问题挖掘和持续改善,确保产品硬件故障率达成指标; 5、参与产品孵化创新预研探索和核心技术竞品评测,以及软硬一体化实验室自动化测试方案的开发实现和实验室管理;

更新于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