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meituan

美团图像生成基座算法专家

社招全职1年以上核心本地商业-基础研发平台地点:北京 | 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在视觉生成的基座模型或者可控生成方向上具有丰富的科研或实践经验,需至少1年以上的扩散模型相关研发经历;

精通Diffusion Transformer算法,能够跟进领域内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快速实验和应用;

熟悉大模型SFT和RHLF相关算法工作,具备应用到视觉生成pipeline的能力;

熟悉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对大模型或视觉生成的训练与推理优化有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

具备以下条件优先
参与过通用图像/视频生成模型、大语言模型、AIGC相关产品落地;

对AIGC行业充满热情,具备较强的技术攻关能力,愿意在快节奏环境中迎接挑战;

在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人工智能的权威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视觉生成相关的论文专著,或者在重要算法比赛中取得过优秀名次。

工作职责


负责文生图基座模型Post-training阶段算法研发,包括但不限于Quality-Tuning、RHLF等算法模块,持续提升基座模型图像生成质量;

基于自研文生图基座模型研发具备长文本可控生成、图像可控编辑能力,推动图像生成在各业务场景的产品化落地;
包括英文材料
Transformer+
算法+
大模型+
SFT+
深度学习+
PyTorch+
OpenCV+
相关职位

logo of amap
社招4年以上技术类-算法

我们是谁? 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及导航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图日均服务数亿用户出行决策,每日处理超百亿级位置数据。视觉技术中心是驱动高德实现厘米级高精地图、实时三维重建、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的引擎,持续突破自动驾驶、AR导航、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技术边界。 团队gihub主页:https://github.com/amap-cvlab 为何加入我们? 挑战世界级技术难题,追求智能上限 用AI驱动国民级APP的产品迭代和颠覆式创新 岗位职责: 1、负责研发空间智能核心技术,进行室内/室外/航拍/卫片等全场景高质量空间理解、重建与生成,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图像、视频、点云、Mesh和3DGS等多种模态数据的空间智能基座与应用; 2、负责多模态大模型和视频生成大模型的预训练、微调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人、生成式重建及空间生成等应用方向; 3、负责大规模多模态数据集的构建、清洗与管理,搭建高效数据流水线,保障算法训练与评估; 4、负责结合具体需求,抽象出关键算法进行研发,并持续保持及引领相关技术指标。

更新于 2025-10-10
logo of amap
社招技术类-算法

我们是谁? 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及导航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图日均服务数亿用户出行决策,每日处理超百亿级位置数据。视觉技术中心是驱动高德实现厘米级高精地图、实时三维重建、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的引擎,持续突破自动驾驶、AR导航、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技术边界。 团队gihub主页:https://github.com/amap-cvlab 为何加入我们? 挑战世界级技术难题,追求智能上限 用AI驱动国民级APP的产品迭代和颠覆式创新 岗位职责: 1、负责研发空间智能核心技术,进行室内/室外/航拍/卫片等全场景高质量空间理解、重建与生成,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图像、视频、点云、Mesh和3DGS等多种模态数据的空间智能基座与应用; 2、负责多模态大模型和视频生成大模型的预训练、微调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人、生成式重建及空间生成等应用方向; 3、负责大规模多模态数据集的构建、清洗与管理,搭建高效数据流水线,保障算法训练与评估; 4、负责结合具体需求,抽象出关键算法进行研发,并持续保持及引领相关技术指标。

更新于 2025-06-10
logo of quark
社招1年以上技术类-算法

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大规模视觉训练数据集,支持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模型的研发。主导数据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优化,确保数据具备良好的质量、多样性与可扩展性。 1. 开发并维护可扩展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大规模图像和视频数据的采集、存储与管理; 2. 应用并部署机器学习模型用于数据清洗、预处理与格式标准化; 3. 实现可扩展且高效的工具,用于可视化、聚类以及深度理解数据; 4. 优化和并行化数据处理流程,以高效处理上亿级别的数据集; 5. 评估并提升训练数据的质量、多样性及标注准确性(包括但不限于caption生成); 6. 将来自用户偏好的数据来源转化为可用于训练的格式; 7. 与模型研发团队紧密协作,根据训练效果和模型反馈持续迭代数据策略。

更新于 2025-07-31
logo of meituan
校招核心本地商业-基

数据与训练方向: 1.大模型数据体系建设:构建多语言和多模态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实验链路,优化数据的筛选与配比策略,探索动态数据调整、多阶段训练和课程学习等方法提升数据质量和多样性,优化大模型的训练效果。 2.合成数据探索:探索大规模合成数据方法,应用于复杂任务、推理、代码和多模态等场景。制定合成数据在预训练、强化学习等不同训练阶段的应用策略,并深入研究数据扩展规模定律、数据多样性和模型坍塌等基础问题,推动数据驱动的性能突破。 3.多模态学习与推理:探索多模态预训练的新范式,突破模态融合瓶颈。具体包括实现多模态能力的早期融合、理解与生成的统一建模,研究多模态扩展定律以指导数据与训练方案,扩展超长上下文机制以支持全模态场景等。同时,面向复杂的多模态推理与交互场景,探索多模态强化学习、多模态奖励模型、推理阶段扩展(test-time scaling)以及全模态链式思维(CoT)等方法,提升模型处理复杂任务和全模态交互的能力。 4.高效模型架构设计:设计高效的大模型架构以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探索 MoE(混合专家)、稀疏注意力、线性注意力等高效模型结构,以及模型编辑与合并等技术,研发能够显著提升推理速度和资源利用率的新型模型架构。 5.推理效率与性能优化:推动算法与系统的协同优化,实现模型性能与效率的最大化平衡。基于对硬件计算潜力的深度挖掘,开发高效的模型推理方案和算法,包括模型压缩、剪枝、量化、稀疏化等,降低模型应用部署成本。 后训练方向: 1.后训练数据与流程建设,从指令数据生产、合成、进化、配比等方面提升数据质量,优化指令微调、强化学习、奖励模型等训练pipeline,提升模型综合能力; 2.后训练关键能力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模型创意生成、多语言、逻辑推理、复杂指令遵循、代码生成、工具调用等能力,提升模型可控性和安全性,拓展模型能力边界; 3.面向准确性、多模信息、最优路径等方向,探索奖励模型的新范式,构建统一模型学习环境,实现模型的价值对齐和能力对齐; 4.面向推理规划能力、多智能体系统、模型自进化等方向,探索下一代强化学习算法,持续提升大模型的智能水平和在真实复杂场景效果; 5.前沿探索:动态推理计算优化(Test-time Compute Optimization)、多智能体协同进化架构 、大规模强化学习系统优化等。

更新于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