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mi

小米小米汽车-车载Camera开发工程师-智能座舱(南京)

社招全职3年以上A154482地点:南京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 计算机、电子、汽车、自动化、通信等相关专业,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2. 扎实的C/C++及系统软件工程经验及开发素养,具有较好的代码品味和追求;
3. 具备图像/图形等多媒体领域开发经验,了解Camera成像原理及全链路处理流程;
4. 具备Android/Linux等环境的开发调试经验,熟悉Camera系统从上至下全栈开发流程;
5. 有Camera相关图像算法(如传统图像算法OpenCV、AI算法等)的集成及维护经验;
6. 熟悉高通平台、有车载Camera及串解串开发经验。

工作职责


1. 负责智能座舱Camera相关业务软件的开发工作,包括产品经理沟通需求、设计软件方案、开发代码及集成算法,从而实现特定功能;
2. 负责CameraHAL功能的集成开发、CameraService以及其他平台软件框架的维护;
3. 负责CameraSensor、SerDes等底层驱动的开发维护;
4. 负责Camera相关功能的稳定性、流畅性等体验提升相关的软件质量建设。
包括英文材料
C+
C+++
Android+
Linux+
算法+
OpenCV+
相关职位

logo of meituan
社招5年以上自动车配送部

1、参与座舱域/智能网联域、智驾域Camera子系统的开发与性能优化,涵盖Sensor适配与驱动开发、Android HAL层开发、框架对接、性能与稳定性调优; 2、适配主流车载Sensor,负责Sensor Bring-up、寄存器配置、调试流程;Sensor工作模式切换、HDR、曝光控制等特性调试; 3、基于HAL3/CamX架构,定制开发Camera HAL,支持多Sensor并发、分辨率/帧率配置、图像流管理;支持3A控制、多帧合成、PDAF、LDC等成像流程;负责Camera Pipeline的端到端性能调优; 4、设计Android系统与嵌入式Linux的Camera数据通路,支持多路摄像头并发处理(如行车记录、舱内监控、环视拼接、倒车影像); 5、研究车载Camera前沿技术并输出预研方案,解决跨OS(Android/Linux)的Camera兼容性问题,确保功能安全合规。

更新于 2025-07-30
logo of xpeng
社招

1、负责智能座舱、智驾、智能网联操作系统以及中间件相关的研发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系统模块:内存管理、资源调度、文件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安全、网络管理、无线技术、Audio、Camera、驱动框架等; 2、负责SOC的BSP方案设计和开发相关工作; 3、负责Linux系统常见驱动的开发与维护,以及系统深度定制及优化; 4、负责Android Hal和Android 框架层开发和设计工作,以及Linux/Android性能与稳定性优化

更新于 2025-05-13
logo of sensetime
社招2年以上系统开发

1. 数据采集系统牵头设计与实施 (核心): - 牵头自动驾驶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技术选型与方案制定,涵盖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GNSS/IMU、CAN总线等)数据同步、采集、压缩、加密、上传等全链路。 - 制定并维护数据采集规范与策略,包括触发条件(场景触发、问题触发、定时触发)、采集频率、数据格式、存储周期、优先级等。 - 牵头解决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性能瓶颈(如带宽限制、存储空间、同步精度、丢帧问题)。 2. 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与运维 (核心): - 牵头设计、搭建和维护大规模、多模态自动驾驶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如基于对象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等)。 - 建立并主导执行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包括数据接入、清洗、标注(与标注团队协作)、存储、版本控制、归档、销毁等流程。 3. 跨团队协作与需求对接: - 作为数据平台的核心接口人,主动对接感知、规划控制、仿真、测试、地图等下游团队的数据需求,理解其业务场景(如特定Corner Case收集、模型训练数据需求、问题复现数据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案。 4. 工具链开发与流程规范: - 主导或参与开发内部数据管理工具和平台功能,提升数据操作效率(如数据检索、样本提取、质量检查工具)。 - 建立、维护和推广数据采集、存储、治理、使用的流程规范、操作手册和标准。

更新于 2025-08-12
logo of didi
社招2年以上技术

1、负责自动驾驶传感器(LiDAR、Camera 等)与 ACU(计算平台)在台架环境下的系统集成与系统验证,验证并解决上下电、网络通信、时间同步等系统耦合问题; 2、基于整车或平台级系统方案与验证需求,设计并搭建软硬件联合调试台架,支撑关键功能与性能验证; 3、传感器与平台之间的数据流通与协议适配,包括 CAN、以太网、时间同步(gPTP/NTP)、电源控制等接口调试与验证; 4、系统集成验证工具链(HIL测试工具)、测试流程优化及关键路径的自动化提升。 5、分析系统集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定位根因,推动问题闭环;

更新于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