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honor

荣耀AI OS首席架构师

社招全职15年以上产品与设计类地点:北京 | 上海 | 深圳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强相关专业背景,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通行的研究方法;
2、15 年以上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系统设计经历,对OS操作系统有深入的理解,有成功的软件产品经验,对用户体验诉求有较好的理解,作为主设计师主导过大型软件系统和AI 项目的设计、实现并落地的成功业界实践;
3、精通Android 系统架构平台、常规云平台的体系架构,熟悉 AI 技术演进、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爆发以来的多模态理解与交互,对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发展有深入洞察;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团队协作能力。

工作职责


1、负责移动终端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融合前沿 AI 技术栈,引领传统移动系统平台到下一代AI OS架构能力变革,支持产品创新目标;
2、负责拉通OS系统全栈从框架层,服务层,应用交互层与AI大模型能力的整体技术架构设计和演进;
3、负责AI OS软件系统架构中长期规划,构建技术地图、制订演进路线,打造支持业务特性和质量体验的前瞻性技术基础。
包括英文材料
系统设计+
Android+
大模型+
相关职位

logo of honor
社招8年以上产品与设计类

负责操作系统(OS)体验的顶层设计,构建可持续演进、具备技术前瞻性的系统级UX架构。 1、系统级UX架构设计:围绕UX设计理念,主导OS全局体验框架性、规范性设计,制定信息\交互\视觉\动效设计框架、设计规范和原则。定义从信息组织、交互范式到视觉动效的全链路设计规则,确保OS在跨设备、跨场景、跨技术周期中保持体验一致性与创新生命力; 主导系统性设计规范撰写,输出OS级设计方法论,建立OS设计资产; 2、设计系统演进与规划:掌握体验量化方法,能根据人因、测试以及用研等各项综合数据进行系统性设计洞察与规划。指导设计师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创新; 3、前沿趋势洞察:对AI OS的设计趋势发展洞察,对AI OS的体验革新进行洞察并能够制定符合技术发展路径的具有前瞻性的设计规划。培养团队架构思维,推动设计师从“功能执行者”向“系统思考者”转型。

更新于 2025-05-06
logo of nio
校招算法

1. Research of OS foundation technologies to enable deployment of AI infrastructure across various HW platforms in vehicle 2. Research of OS foundation technologies to accelerate AI infrastructure performance&resource optimizations 3. Inovations in OS&HW joint optimizations & evolutions 4. Innovations in AI-equipped OS , to make OS smarter by employ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ies in on-vehicle deployment as well as off-vehicle training 1.研究操作系统基础技术,实现AI基础设施在车载各种硬件平台上的部署 2.加速AI基础设施性能和资源优化的OS基础技术研究 3.针对OS&HW联合优化与演进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4.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领域进行创新,通过在车载部署和车外培训中采用机器学习技术,使操作系统更加智能

更新于 2025-07-29
logo of bytedance
社招3年以上A179032A

1、负责AI OS系统数据中台安卓客户端研发工作,负责包括数据监控、埋点系统等的技术方案; 2、主导上述项目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并完成多业务产品的落地策略,提升端侧数据产出的效率/质量和云端数据建模的能力; 3、客户端AI模型技术应用,提升端侧数据归因和预测能力,助力AI OS; 4、参与专项技术调研和新技术探索,协助制定代码规范、质量规范等,逐步向商业化演进。

更新于 2024-06-20
logo of nio
社招7-10年数字技术

工作范围 The scope of work 1. 跨域系统整合与架构设计 2. 主导AI Cabin多系统(座椅/空调/灯光/数字钥匙等)的硬件协议整合与联动逻辑设计,需具备3个以上跨系统协同项目落地经验(如用户身份认证→座椅自适应调节→空调预启动闭环场景)1。 3. 构建端到端系统架构,实现AI算法、传感器数据与机械控制的深度融合。 4. 场景预判与主动服务模型开发 5. 建立核心场景的主动服务框架(如暴雨模式自动关窗+空调除湿+氛围灯警示),结合用户画像数据优化动态响应策略。 6. 基于PMV热舒适模型开发四维联动控制算法(温度/湿度/风速/辐射温度),通过面部状态识别与服装检测实现空调自动调节。 7. 软硬协同开发与AI部署 8. 主导智能硬件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周期开发,要求具备AI模型轻量化部署经验,并建立数据驱动的迭代闭环。 9. 开发座椅空间舒适系统,实现动态支撑与空间干涉预警。 10. 技术商业化与用户体验转化 11. 成功将3项以上技术方案转化为商业增值服务(如座椅功能订阅制、场景模式付费升级),精通成本-体验平衡策略。 12. 协同市场部门制定技术卖点传播策略,推动AI Cabin功能的市场认知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

更新于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