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sensetime

商汤26届AI领航员-大装置-大模型算法应用开发工程师

校招全职算法研究类地点:北京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有扎实的编程基础,熟练掌握 Python,掌握至少一个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如 PyTorchTensorflow)。
2.了解主流大模型的使用方式和 API,了解主流的RAGAgent应用开发框架,学握LazyLLM优先。
3.具备工业级-多模态-Agentic-RAG实践经验,数量学握RAG效果提升,功能扩展和性能优化的技巧。(b站搜索LazyCoder可学习)
4.具备良好的代码水平,具备独立开发并部署 AI服务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与抽条能力,能独立定位大模型推理中的性能瓶颈与效果问题。

加分项
1.有实际参与过大模型类产品(如智能客服、搜素问答、智能报告生成等)的开发和选代;
2.有LazyLLM的实战经验,有 AIGC、代码生成、图表问答、多模态等方向经验者优先;
3.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快速理解并复现最新论文方法,并能与国外开发者交流者优先。

工作职责


1.大模型应用开发:负麦基于主流开源/闭源大模型进行应用落地,包括问答系统、智能助手、知识检索、文档处理等;并与产品、前端、后端、数据团队紧密协作,推动算法模型在真实业务中的部署与落地。
2.RAG 系统优化:主导通用型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系统的构建与效果优化,包括召回、排序、长文本处理、多文档合成等关键环节。
3.Agent 框架开发:研究和实现多 Agent 协作框架,提高 Agent 在复杂任务中的稳定性与执行效果,探索如任务分解、工具使用、状态记忆等机制。
4.模型效果调优:结合业务场景,设计 Prompt、微调、评测等策略,提升大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
5.技术积累与分享:沉淀可复用的模型应用框架、调优经验和评估指标,推动团队整体技术能力提升。
包括英文材料
Python+
深度学习+
PyTorch+
TensorFlow+
大模型+
RAG+
AI agent+
开发框架+
相关职位

logo of sensetime
校招技术开发类

1. 参与MaaS平台的功能测试、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体系建设; 2. 参与设计并实现模型推理、训练、评估等流程的自动化验证机制; 3. 参与搭建端到端测试框架,提升测试效率与覆盖率; 4. 与平台研发、算法、运维等团队紧密协作,推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5. 深度参与模型性能测试与混沌测试,评估系统在高负载与异常场景下的稳定性; 6. 支持 CI/CD 流水线集成测试脚本,保障版本交付质量。

更新于 2025-08-21
logo of sensetime
校招技术开发类

1. 参与商汤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的研发与优化。工作目标是优化大数据工业级应用条件下的深度学习核心架构。 2. 适配深度学习算法与架构,对框架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 3. 对框架的训练速度进行优化,包括计算和通信及其调度,以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 4. 扩充深度学习框架的功能和计算能力,完善工具体系。 5. 开发框架支持大模型推理、微调、训练的能力。

更新于 2025-08-21
logo of sensetime
校招技术开发类

1. 负责实现和迭代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算法,支撑企业数字化业务中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需求,例如信息抽取、文档分析、检索问答、对话交互等; 2. 深度参与客户工程业务实现,将算法和企业业务需求应用相配合,实现客户端到端业务需求,实现LLM的落地最后一公里; 3. 积极跟进LLM SOTA技术,能够迅速在某一细分领域的深入掌握最新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模型跟进、推理框架优化、SFT训练及Agent智能体开发; 4. 设计和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智能Agent,优化其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任务规划、工具调用及自主决策能力; 5. 培训非LLM专业人员,使之具备基本标准业务落地AI赋能能力。

更新于 2025-08-01
logo of sensetime
校招产品&项目管理类

核心亮点 1. 技术驱动,产品落地: 参与从0到1的大模型商业化应用开发,将前沿AI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B端解决方案。 2. 深度实践,拒绝纸上谈兵: 你不仅是产品的“规划师”,更是“实干家”,需动手实践,与研发团队共同攻坚。 3. 快速成长,专家路径: 在大模型与B端业务的交叉领域,成为具备深度技术理解力与商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产品专家。 工作职责 1. 大模型平台产品建设: 深入参与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从0到1的全过程。通过用户研究与数据分析定义产品功能,与工程师紧密合作,动手完成原型设计,推动产品迭代上线。 2. B端AI Agent解决方案落地: 负责AI Agent的核心逻辑设计与搭建,动手配置意图识别、工具调用(Function Calling)、RAG等关键模块。建立效果评估体系,通过数据驱动持续调优,提升业务表现。 3. 前沿技术探索与应用: 追踪大模型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快速PoC验证,将技术洞察转化为产品创新,驱动产品的长期竞争力。

更新于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