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liauto

理想汽车车载Linux安全机制专家

社招全职3年以上智能与信息技术地点:北京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至少3年以上Linux内核开发经验,熟悉内核调度、内存管理、驱动开发,能独立分析和修改内核源码,有内核补丁开发经验者优先。
熟悉ISO 26262标准,了解ASIL等级要求,有车载系统功能安全开发或认证支持经验。
熟悉常见的安全机制(如KASLR、SELinux、AppArmor、PREEMPT_RT),具备内核安全机制(如内核异常检测、内存保护)设计与实现能力。
熟悉Yocto/Buildroot等Linux构建系统,掌握代码静态检查(Coverity、QAC、Klocwork等)、单元测试工具(KUnit、kselftest等)、错误注入测试 (Fault Injection Test)等。
加分项(不限):
有基于ELISA、ISO 26262、ISO PAS 8926方法进行功能安全Linux裁剪与安全论证的经验;
有开源社区贡献记录(如Linux Kernel、ELISA项目等)优先;
有功能安全Linux产品开发背景优先;"

工作职责


负责基于Linux的自动驾驶控制器功能安全架构设计,包括内核态和用户态安全机制,满足ISO 26262 ASIL-B及以上等级要求。
主导Linux内核功能安全改造,包括模块裁剪、异常检测、内存隔离、调度优化、软硬件看门狗实现,并推进符合MISRA、ISO PAS 8926的开发规范。
设计并实现应用态与中间件层的安全机制,例如用户态隔离、执行流检测、安全持久性存储、通信完整性保护等。
负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安全验证、代码静态检查等工作,推动功能安全证据链建设,支持Exida、DEKRA等第三方功能安全认证。
作为车载Linux安全机制领域的专家,提供跨部门(系统、软件、安全认证、测试)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团队进行安全开发。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Linux+
内核+
相关职位

logo of liauto
实习算法与软件

1. Safety linux功能安全增强,研究Linux在 ISO26262/ASIL-D 级别核心控制器中的应用,参与Linux 进程隔离、实时任务调度、内存保护、容错机制的设计与实现,并分析Linux内核安全性&可靠性问题,优化系统确定性与看门狗机制; 2. Linux关键安全技术研究,研究并实现进程监控、错误恢复机制,分析与设计Linux任务调度的确定性、优化CPU资源隔离、内存保护和系统日志进行故障监控与分析; 3. 自动化测试&代码分析,基于LTP/Fuzzing/KUnit进行Linux代码的安全测试,使用Valgrind/RTLA进行内存&任务调度分析,研究并搭建功能安全测试环境。

logo of hello
社招3年以上技术

1、负责智驾域控(采用英伟达THOR、ORIN)的软件集成测试,包括FOTA刷新、配置文件刷写、底层通信(CAN/LIN)测试、诊断服务测试及电源管理测试; 2、执行实车智驾功能测试(APA/CP/UNP/NOA等),并主导售后问题复现与压力测试; 3、独立搭建并维护台架测试环境(如Linux/QNX系统),部署域控软件,支持多车型测试需求; 4、使用CAPL/Python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台架自动化测试工程,提升测试效; 5、对接供应商推动问题解决,协调资源完成整车功能串通与问题排查,通过Jira管理缺陷生命周期。

更新于 2025-07-30
logo of hello
社招3年以上技术

1、模式切换逻辑设计与开发。负责自动驾驶模式(如自动驾驶、手动模式、紧急接管等)的切换逻辑设计与实现,确保不同驾驶模式间平滑、安全过渡。需结合车辆状态、传感器数据及系统冗余机制,制定模式切换规则,并优化实时性与可靠性,满足功能安全(ISO 26262)要求。 2、系统状态管理与故障处理。主导模式管理模块的系统状态监控,设计故障检测与冗余机制,处理异常模式切换场景(如传感器失效、通信中断等)。需与功能安全团队协作,开发故障降级策略,确保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鲁棒性。 3、多模块协同与接口开发。与感知、规划、控制模块深度集成,定义模式管理接口协议(如基于CAN、以太网通信),确保各模块在模式切换时的协同一致性。需熟悉AUTOSAR架构,主导中间件开发及模块间数据流优化。 4、复杂场景适配与性能优化。针对城市道路、高速路等复杂场景,优化模式切换的触发条件与响应速度。需通过仿真工具(如CARLA)和实车测试验证算法性能,分析极端工况下的模式切换失败案例(badcase),持续提升系统泛化能力。

更新于 2025-05-29
logo of mi
实习

1. 负责部门各项目的测试工作,参与项目(功能、接口、兼容、性能、安全)测试,保障产品质量; 2. 完善产品/项目质量保障机制,推进过程改进,提升整体测试效率; 3. 参与需求评审,编写测试用例,组织项目测试,完成测试计划,并负责缺陷的跟踪和管理; 4. 系统质量评价和反馈,及问题跟踪. 推动解决; 5. 应用新技术到项目中,提高测试效率。

更新于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