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智能制造工程师(自动化/机器人方向)-北京
任职要求
1. 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吃苦耐劳,接受不同地点项目执行的出差需求; 2. 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抗压能力强,能够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 3. 创新能力强,以主要负责人发表/获得过发明专利、论文、创新奖项等荣誉者优先; 4. 熟练使用建模软件SolidWorks,UG,AutoCAD,CATIA V5等;熟练使用office、Python、C++等软件; 5. 具备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能力,如常用机加工艺、互换性尺寸公差等; 6. 具备持续提升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的意识和实施能力; 7. 有数字化/AI应用开发经验优先,如2D/3D视觉开发、机器人应用、电气编程; 8. 具备6西格玛等数据分析工具优先; 9. 良好的中英文读写、沟通能力,CET6及以上; 10. 在校有学生干部经验优先。
工作职责
1. 新设备开发及导入管理;熟悉常见装配类产线设备架构及工作原理; 2. 基于制造策略,负责新项目设备策略推荐,包括方案感知及对比收敛; 3. 负责各工艺设备开发策略制定,包括设备选型分析、预算申报;招标文件编制、设备现场安调管理; 4. 负责产线、设备验收、安调及各类过程问题整改,直至满足SOR目标; 5. 具备基本的设备自主调试能力,例如机器人调试、PLC编程等; 6. 主导现场设备疑难问题、高频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策划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 7. 负责自动化产线、设备的方案制定、评审能力,保障自动化产线或设备稳定运营。
1、端侧机器人硬件全栈整合: 设计机器人"大脑"(决策中心)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支持复夏杂AI算法实时处理; 。构建"小脑"(运动控制)硬件系统,实现低延迟传感-控制闭环,确保运动精度与可靠性; 。推动大脑-小脑硬件协同架构设计,解决系统级通信、供电与热管理挑战; 2、前沿技术探索:跟踪AI硬件(存算一体、光互连等)、机器人灵巧控制、新新型传感器等前沿技术,主导技术预研与原型验证;承担高风险、高潜力创新项目,推动技术边界突破; 3.跨领域协同:与软件/算法团队协作,定义硬件-软件接口规范,优化系统级性能;指导硬件团队实现设计落地,解决量产过程中的工程问题。
1. 新设备开发及导入管理;熟悉常见装配类产线设备架构及工作原理; 2. 基于制造策略,负责新项目设备策略推荐,包括方案感知及对比收敛; 3. 负责各工艺设备开发策略制定,包括设备选型分析、预算申报;招标文件编制、设备现场安调管理; 4. 负责产线、设备验收、安调及各类过程问题整改,直至满足SOR目标; 5. 具备基本的设备自主调试能力,例如机器人调试、PLC编程等; 6. 主导现场设备疑难问题、高频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策划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 7. 负责自动化产线、设备的方案制定、评审能力,保障自动化产线或设备稳定运营。
1. 新设备开发及导入管理;熟悉常见装配类产线设备架构及工作原理; 2. 基于制造策略,负责新项目设备策略推荐,包括方案感知及对比收敛; 3. 负责各工艺设备开发策略制定,包括设备选型分析、预算申报;招标文件编制、设备现场安调管理; 4. 负责产线、设备验收、安调及各类过程问题整改,直至满足SOR目标; 5. 具备基本的设备自主调试能力,例如机器人调试、PLC编程等; 6. 主导现场设备疑难问题、高频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策划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 7. 负责自动化产线、设备的方案制定、评审能力,保障自动化产线或设备稳定运营。
【机械设计方向】 1、负责液晶产品智能设备的开发,新技术的研究或引进等;负责与研发部门的技术对接,参与产品的同步开发以及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 2、根据产品工艺需求,输出设备方案,投资与收益评估,立项以及产线预算提报,编写设备技术要求,参与招投标流程,主导设备的设计方案、图纸评审以及量产等各阶段工作,包括图纸或实物的细节优化与改善等工作; 3、负责量产前的各种设备相关文件输出,以及对相关部门的培训与产线技术支持; 4、负责全球基地和工厂自动化设备建设、改造等;持续改进项目、降本增效项目规划与实施; 5、参与设备智能化建设。 【设备规划方向】 1、负责液晶产品智能产线开发建设,支持新产品工艺、质量、试制中心需求重大技术的引进等;负责与研发部门的技术对接,参与产品的同步开发以及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 2、根据产能规划产线,产线投资与收益评估,立项以及产线预算提报,编写产线技术要求,参与产线招投标流程,主导智能产线的设计方案、图纸评审以及量产线的各阶段验收工作; 3、负责产线量产前的各种设备相关文件输出,以及对相关部门的培训与产线技术支持; 4、负责全球基地和工厂生产线建设、搬迁、改造、转移等;持续改进项目、降本增效项目规划与实施; 5、参与产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交付前的故障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