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aligenie

智能互联智能互联-传感器系统软件专家-杭州/上海/深圳

社招全职5年以上技术类-开发地点:深圳 | 杭州 | 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5年以上嵌入式底层系统软件开发经验;
2、精通常见的IMU、地磁、A+G IMU、压感,电容类sensor,ALS、Psensor等典型sensor
3、精通相关sensor物理特性,校准原理和方法,厂测手段,可靠性设计和性能功耗优化
4、有耳机、眼镜、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上sensor相关经验的优先;
5、熟悉高通SEE、MTK SCP等主控sensor框架和集成,有传感器融合应用经验者优先;
6、有常见(i2c/ spi/ usb/ lcd/ touch/charger/IR等)的其他外设驱动开发经验的优先;
7、有LinuxRTOSAndroid系统底软广泛经验的加分;
8、具备较强的学习和问题分析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团队协作意识强。

工作职责


1、负责Android/linux/RTOS平台传感器的驱动、HAL、Framework层软件开发 ;
2、负责设计、研发或集成与传感器相关的算法和新功能;
3、负责传感器相关软硬件调试,厂测校准,可靠性和性能优化;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Linux+
RTOS+
Android+
相关职位

logo of vivo
社招5年以上研发类

1. 负责事件传感器算法应用需求定义,方案规划、算法开发及效果评估; 2. 负责事件传感器相关算法预研,了解传感器性能指标对算法效果影响; 3. 协同平台ISP、图像调优和软件算法等团队完成系统方案架构和评估; 4. 负责EVS相关算法的移动端落地,算法模型优化和调试等; 5.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跟进主流事件传感器和算法供应商的最新技术动态。

更新于 2025-06-16
logo of netease
社招8年以上网易职能

岗位职责: 1、产品研发管理 1.1-主导IoT平台、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安全运营平台、网络监控平台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开发实施及上线运维。 1.2-园区IoT PaaS平台建设:主导物联网PaaS平台架构设计与开发,支持IoT感应、网关、空置设备接入,聚焦能耗管理、安防监控(摄像头/门禁/道闸)等场景,实现设备协议标准化、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 1.3-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构建园区能耗监测与优化系统,整合电/水/气传感器数据,开发AI能效模型(如LSTM预测、聚类分析),实现能耗异常检测、设备联动控制,目标降低园区综合能耗。 1.4-智能安防与设备集成:主导安防摄像头AI算法(人脸识别、行为分析)、门禁道闸联动控制模块研发,支持第三方设备(海康/大华等)协议对接(ONVIF/GB28181),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效率。 1.5-数据治理体系搭建:构建基础保障部门主数据平台(MDM),统一IT服务、数据中心、网络运维等业务域的核心数据标准(如设备资产编码、机房拓扑关系、工单分类体系)。 1.6-数据服务开发:基于主数据提供API服务,支持能耗分析、故障预测、资源调度等场景,开发数据血缘管理、元数据质量监控工具,确保数据一致性。 1.7-数据运营支撑:通过主数据与IoT数据的融合分析,输出运营指标看板(如设备利用率、运维成本分摊),驱动IT服务SLA提升、数据中心CAPEX优化等业务决策。 协调跨部门资源,确保产品研发与IT服务、数据中心运维、网络运维等基础保障部门的日常需求高度契合。 2、技术规划与团队赋能 带领10-15人产品与技术团队(产品/TPM/前端/后端/测试/DevOps),制定技术规范,推动敏捷开发与代码质量管控(Code Review/CI/CD)。 培养团队技术能力,定期组织技术分享,引入AIOps等前沿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更新于 2025-06-10
logo of liauto
社招汽车研发

1. 负责线控转向底层软件的系统设计,包括中断和任务调度、软件上下电过程中的外设初始化详细需求(含EcuM、BswM)、OTA;负责设计协议栈的相关需求,例如COM等; 2. 负责设计或评审复杂驱动功能,对电源芯片、预驱芯片、通讯芯片、电流传感器、电机位置传感器进行系统性需求定义; 3. 负责软件功能安全需求SSR的设计; 4. 负责底层软件代码和交付物评审,及协同团队进行问题攻坚; 5. 该岗位可base上海/北京。

logo of liauto
社招8年以上智能与信息技术

岗位职责: 1. 系统架构设计:参与车载控制器(中央域控系统,区域控制器)的整体架构设计,确保系统在高负载、复杂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满足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要求。 2. 性能分析与优化:基于车载场景,建立中央域控处理器(SoC/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到执行器的端到端性能评估模型,量化分析算力、内存带宽、I/O吞吐量、通信带宽、实时性(μs级延迟)等核心指标,满足端到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开发自动化性能测试框架(基于Python/Pytest),集成性能监控工具(Perf/SystemTap),构建端到端性能基线数据库,制定性能验收标准。 针对自动驾驶,智能车控,智能底盘、智能安全等场景设计性能优化方案,提升系统效率与稳定性。 3. 系统集成与调试:对中央域控处理器,区域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性能瓶颈、异常行为进行快速定位与解决,撰写性能分析报告和技术文档,记录性能优化的过程和结果,为团队成员提供技术分享和培训。 4. 功能安全与通信性能: 确保性能优化方案符合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要求,解决多核隔离(Memory Partitioning)、AUTOSAR通信栈(SOME/IP/DDS)的实时性与可靠性问题。 优化车载以太网(TSN/TCP-IP)和CAN FD通信延迟,支持高带宽传感器数据低延迟传输。 5. 技术规范与创新: 跟踪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研究和引入新的性能优化方法和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研究车载性能相关前沿技术(如MCU虚拟化技术,如多核并行处理、异构计算,分布式网关,端到端实时性等),输出技术预研方案,推进预研项目立项并主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