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liauto

理想汽车座椅/座舱(软硬内饰)成本核算经理

社招全职5年以上产品线地点: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子电器、材料、新能源技术、车辆工程、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有汽车行业研发费用控制或者成本相关岗位经历者优先;
5年以上工作经验;
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汇报和展示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ExcelPowerpoint等)

工作职责


职位描述
1. 根据研发开发细节信息输入,负责座椅或者座舱(软硬内饰)成本及开发费的核算及控制工作,参与和支持项目各阶段的零件目标制定,下发和达成;
2. 负责零件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库,做好行业竞争力水平洞察及感知,建立零件成本核算基线;
3. 熟悉汽车座椅或者座舱(软硬内饰)生产加工及表面处理工艺,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技术方案以及成本构成;
4. 对接研发澄清零件技术方案,能够按照零件BOM从人,机,料,法,环的维度搭建成本核算模型,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构建公司成本行业竞争力;
5. 熟练运用相关分析工具,搭建成本模型,对负责汽车零部件进行成本分析,并做好和供应商报价的差异分析,指出报价问题点,发掘商务优化潜力,撰写高质量零部件成本和模具分析报告,为商务谈判,成本优化和项目定点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6. 做好竞品车型技术方案和成本对标,研究降本潜力,持续实现零件成本优化,支持公司年度盈利指标的实现;
7. 持续跟踪汽车零部件各类新型制造工艺最新进展,牵引中长期成本规划目标达成。
包括英文材料
学历+
数据分析+
Excel+
PowerPoint+
相关职位

logo of liauto
社招5年以上汽车研发

1. 负责全车开关(组合开关、座椅开关、玻璃升降开关等)结构及软硬件开发; 2. 负责全车开关产品需求、性能要求、功能规范和设计方案的制定、审核工作; 3. 完成全车开关各零部件的选型、结构设计和布置方案,工程可行性分析,主导产品工程设计,后续设计完善工作; 4. 负责组合开关等控制器软件开发及问题解决(功能开发、网络管理、BT、诊断、功能安全、信息安全); 5.完成全车开关各零部件的电气引脚定义,协助线束完成整车控制原理图; 6. 负责全车开关设计认可及产品设变的设计变更工作。

logo of nio
社招7-10年数字技术

工作范围 The scope of work 1. 跨域系统整合与架构设计 2. 主导AI Cabin多系统(座椅/空调/灯光/数字钥匙等)的硬件协议整合与联动逻辑设计,需具备3个以上跨系统协同项目落地经验(如用户身份认证→座椅自适应调节→空调预启动闭环场景)1。 3. 构建端到端系统架构,实现AI算法、传感器数据与机械控制的深度融合。 4. 场景预判与主动服务模型开发 5. 建立核心场景的主动服务框架(如暴雨模式自动关窗+空调除湿+氛围灯警示),结合用户画像数据优化动态响应策略。 6. 基于PMV热舒适模型开发四维联动控制算法(温度/湿度/风速/辐射温度),通过面部状态识别与服装检测实现空调自动调节。 7. 软硬协同开发与AI部署 8. 主导智能硬件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周期开发,要求具备AI模型轻量化部署经验,并建立数据驱动的迭代闭环。 9. 开发座椅空间舒适系统,实现动态支撑与空间干涉预警。 10. 技术商业化与用户体验转化 11. 成功将3项以上技术方案转化为商业增值服务(如座椅功能订阅制、场景模式付费升级),精通成本-体验平衡策略。 12. 协同市场部门制定技术卖点传播策略,推动AI Cabin功能的市场认知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

更新于 2025-03-28
logo of nio
社招10年以上数字技术

工作范围: 负责智能座椅的功能以及座舱的其他舒适性功能开发。 主要工作职责: - 负责智能座椅以及座舱舒适性功能的技术规划,并制定中长期的技术路线; - 负责智能座椅以及座舱舒适性功能的系统方案设计和功能开发; - 负责智能座椅以及座舱舒适性功能的评价验收体系建设; - 负责系统方案,功能设计,FMEA等技术的评审; - 负责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 - 确保智能座椅以及座舱舒适性功能的完美交付; - 负责改进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及流程,提高团队技术水平。

更新于 2024-02-28
logo of nio
社招5-7年产品经理

职位描述 1. 成为一款智能电动车座舱产品的父亲/母亲,不懈追求用户满意,创造愉悦的拥车全程体验 2. 能敏锐洞察需求、用清晰的底层逻辑正向定义伟大的产品 3. 不仅富有激情,还能在约束条件下快速找到方案,将想法推动落地在每一个细节 工作职责 1. 结合整车产品策略、核心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座舱乘坐舒适体验相关的产品规划和创新工作 2. 与车型体验团队、市场、设计、研发工程、质量采购等团队密切协作,定义用户在座舱内的用户旅程、体验目标 3. 明确需求和开发的核心边界,把想法转变成可执行的产品方案 4. 驱动协同团队,推动体验定义的成熟度上升,高保真、高质量地落地交付,并对体验进行闭环和持续迭代 5. 输出清晰的垂域平台策略和产品需求定义,完成产品体验策略和定义文档工作

更新于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