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of nio

蔚来智能悬架系统工程师

社招全职5-7年工程技术地点:上海状态:招聘

任职要求


1. 车辆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等专业硕士及以上
2. 具有3年以上智能底盘电控系统或路面特征识别开发经验。
3. 具备车辆舒适性主客观评价能力,能基于舒适性目标分解系统和架构需求。
4. 精通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框架,有基于AI的车辆控制功能开发经验。
5. 精通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底盘控制原理,熟悉ASPICE开发流程,具有全新功能正向开发经验。
6. 对技术创新有强烈热情,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具备跨团队协作能力。

工作职责


1. 基于智能方法的应用,开发端到端悬架控制的功能和产品,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及个性化驾乘体验。
2. 定义智能悬架系统的目标和需求,根据目标制定技术路线和策略。
3. 负责车辆悬架系统的创新技术设计开发,包括空簧、半主动悬架、全主动悬架等技术的域集成与融合控制策略开发。
4. 研究多源传感器(IMU、轮速、加速度、摄像头等)融合技术,设计悬架实时路况感知与预测控制系统,实现端到端的车辆乘坐舒适性提升。
5. 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与主客观评价体系的架构,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悬架控制策略迭代优化,以及利用AI技术实现系统开发效率提升。
6. 跟进国内外AI,VMC及智能底盘领域新技术趋势,推动新技术预研与专利布局。
包括英文材料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相关职位

logo of mi
校招

1、负责数字化底盘架构车辆动力学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线控底盘(Brake-by-Wire/Steer-by-Wire)、智能悬架(主动/半主动)、轮毂电机扭矩矢量控制、自动驾驶与动力学协同控制等; 2、探索AI/ML在车辆状态参数估算、动态响应预测与实时控制中的应用(如强化学习控制算法); 3、研究新型车辆底盘架构(如轮边角模块等)对车辆动力学特性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4、与自动驾驶、电驱动系统、轻量化材料团队合作,优化整车动态性能(如舒适性、操纵稳定性、能量效率); 5、构建高精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多体动力学、高保真轮胎模型等),支持数字孪生与SIL/HIL等在环测试; 6、开发基于云平台的动力学参数标定与OTA更新技术; 7、跟踪产业界、学术界前沿技术进展,探索在数字化底盘领域相关车辆动力学相关业务场景上的应用落地路径,持续迭代优化。 【课题名称】数字化底盘动力学研发 【课题内容】本课题聚焦于数字化底盘系统中车辆动力学研发工作,通过构建高保真、多场景适用的数字化底盘汽车动力学特性预测分析模型,完成线控底盘子系统(主动悬架、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的协同控制性能分析,并对线控底盘子系统特性提出技术要求。

更新于 2025-06-26
logo of mi
校招

1. 调研全球OEM、供应商、高校在角模块方面的专利布局和潜在技术方案; 2. 建立一套具备前瞻性的针对角模块构型和控制软件设计/开发/测试/验证流程; 3. 以前瞻引领技术量产为目标,实现新构型、新技术的样车搭载,实车标定满足功能体验的设计要求,快速有效成熟支撑技术和设计的量产化输出。 【课题名称】角模块自研开发 【课题内容】未来15年,智能底盘关键技术和性能全面突破,产品衍化出新形态,驱制转悬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新型行驶单元逐渐走向量产,支持多维空间的无人驾驶

更新于 2025-06-26
logo of nio
社招3-5年工程技术

1. 负责车辆运动控制(VMC)系统的创新技术设计开发,包括扭矩矢量分配,四轮独立驱动,线控制动/转向/悬架等技术的域集成与融合控制策略开发。 2. 基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AI技术,开发智能底盘控制功能及算法,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及个性化驾乘体验。 3. 探索AI与VMC的融合功能及系统方案,如预测性控制或多目标优化,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 4. 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与AI仿真平台,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底盘控制策略迭代优化,以及利用AI技术实现系统开发效率提升,如文档自动生成,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5. 跟进国内外AI,VMC及智能底盘领域新技术趋势,推动新技术预研与专利布局。

更新于 2025-04-14
logo of xpeng
校招

1. 负责底盘制动电控、转向电控、悬架电控应用软件模块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将软件集成到目标控制器中; 2. 负责评审系统需求,提取应用软件需求,梳理软件上下游接口; 3. 负责对应用软件模块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UT/MIL/SIL),满足小鹏的开发和质量流程; 4. 负责软件功能的HIL台架/实车问题分析和解决,对软件进行持续优化; 5. 负责相关功能的软件架构文档、软件需求文档、软件详设文档的编写。

更新于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