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汽车-功能安全工程师-制动控制系统
任职要求
1、熟悉制动控制系统,熟悉电动助力、防抱死控制、稳定性控制、能量回收等的控制原理。具备丰富的制动控制器的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知识;有长时间的功能安全开发工程师、功能安全开发经理相关经历的为佳。 2、掌握ISO26262, IEC61508 等通用型的功能安全标准,熟悉整个ISO26262概念,系统,软件,硬件阶段主要开发方法及功能安全交付物。 3、熟悉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熟悉控制器的电气原理,熟悉控制器中重要芯片和关键元器件选型。了解制动系统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相关功能安全保护机制及安全措施; 4、熟练使用各种功能安全分析和验证方法和工具,如IQ-FMEA,Ansys Medini等。
工作职责
1、主要职责:负责小米汽车制动控制产品的功能安全开发工作,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类和项目的要求来定义功能安全需求,开发相关产品功能安全机制,制定和管理功能安全计划,验证安全措施有效性,确保产品的安全交付; 2、进行制动控制系统的HARA,Safety Goal,FSC,TSC,HSR,SSR等功能安全内容的分析、定义等开发工作; 进行FMEA, FTA, DFA, STPA等功能安全分析;并与合作伙伴以及内部研发团队进行上述内容的沟通、澄清和对齐; 3、组织和电控硬件和软件团队一起对合作伙伴的功能安全交付物和方案的评审; 4、算法及软件开发:在自研项目内进行功能安全算法和软件的开发,进行功能安全软件的单元测试,软件集成测试,系统安全测试; 5、安全测试:参与编写安全测试的测试案例,并进行系统安全测试及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在整车层次验证产品功能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6、主导项目中功能安全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精确和客观的对偏差项进行安全评估。对项目中产生的变更进行精确的功能安全影响分析。
主要工作:负责制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助力子系统、稳定性系统的控制器,(或EMB系统),及子系统之间交互的系统设计及应用工作; 需求定义:负责系统的需求定义工作,从制动大系统、性能要求、电子架构要求、主动安全要求等上层需求出发拆解系统-子系统-子零件的技术要求。包含机械要求(与硬件部门合作)、控制单元要求、功能要求、跨系统接口要求、诊断要求、功能安全要求等。对法规合规性以及在行业内的竞争水平进行系统性的确认,并跟随法规的更新以及行业趋势,动态的更新系统需求。 需求导入和前置化验证:负责将系统需求进行文档化和结构化以及进行系统需求建模,通过仿真对需求定义进行前置化确认; 工作闭环:能与组内各个功能专家共同制定符合项目方向的技术需求,并完成在系统内的导入及与外部门的功能的连接。负责向合作伙伴解读需求,在实施阶段组织评审活动,对于开发概念、技术方案及实施细节进行确认;并设计系统级的测试案例,在验证阶段实施其实施验证直到形成闭环; 评审:对合作伙伴的系统架构、软件架构、软件设计等进行审核。 设计:在自研系统中担纲系统设计工作,负责按照项目定义架构需求并将其实现,并分解给下游的软件、硬件、标定等工作模块。定义自研项目的FMEA,并与功能安全工程师合作完成功能安全的工作。
1. 主要工作:负责制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助力子系统、稳定性系统的控制器和软件的设计发布工作; 2. 按时交付:按照项目的时间要求制定出所负责系统及子系统的开发计划,包括控制器、软件、功能安全、性能集成的开发和验证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和合作伙伴按照计划完成高质量交付,包括支持交样、测试计划和报告审核和发布、软件基线及交付物释放、性能参数释放等; 3. 问题调查和解决:负责牵头开发、制造、售后领域所发生的制动系统相关问题的调查和解决。能够在第一时间对问题做出响应,并组织相关的公司内专家资源和合作伙伴资源进行问题攻关和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和解决后,分别形成调查报告和问题报告,在内部进行评审; 4. 项目管理:对合作伙伴进行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包括主持项目例会、技术评审会、问题评审会、验收活动等,对其中产生的问题和代办项进行持续跟踪直至其按计划关闭。对项目开发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于难以处理的问题进行上升和预警。
1. 主要工作:负责转向控制系统包括EPS、RWS,SBW及子系统之间交互的系统设计及应用工作; 2. 需求定义:负责系统的需求定义工作,从转向大系统、性能要求、电子架构要求、主动安全要求等上层需求出发拆解系统-子系统-子零件的技术要求; 3. 需求导入和前置化验证:负责将系统需求进行文档化和结构化以及进行系统需求建模,通过仿真对需求定义进行前置化确认; 4. 设计:在自研系统中担纲系统设计工作,负责按照项目定义架构需求并将其实现,并分解给下游的软件、硬件、标定等工作模块。定义自研项目的FMEA,并与功能安全工程师合作完成功能安全的工作; 5. 工作闭环:负责从需求到验证的工作闭环。
1. 负责小米汽车制动控制产品的性能开发和集成工作。从需求定义、到性能开发和集成、验收和验证完成完整闭环。 2. 根据车型配置和变量,制定精益的性能开发计划和方案,并能在项目定义变化过程中以最精益的方式进行应对。在制定过程中充分保证系统鲁棒性、保证标定对于车型变量以及使用环境变量的覆盖度、以及精益开发工作内容和车辆的使用; 3. 根据车型定位以及市场竞品数据进行个性化的性能需求制定,使产品的性能维度(安全性、稳定性、稳健性、驾驶乐趣、行驶品质等)在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性能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 4. 摒弃传统主机厂以验收为主的性能开发方式,与合作伙伴一同进行性能的联合调试工作,以全程联调的方式发挥出主机厂的主观意愿,将性能要求深刻的映射到整个开发过程中。以打造精品的方式进行精益调试 5. 对于自研项目作为标定工程师进行性能需求的实现,使用自研的标定界面进行性能调试工作,并主动向算法工程师反馈问题和诉求,帮助算法工程师完善逻辑和参数设计 6.对于项目中的一些变更内容进行性能影响的快速确认,方法不限于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实车的物理测试